第247章 夏妈妈走了(2 / 2)

“就埋在郊外的梨花山上吧,那处环境好。”

“成,按照嫂子说的来。几时发丧出殡,我得过去,送夏妈妈一程。”

徐三娘道了句,三日后吧。

左右夏妈妈没什么亲信在,秋锦这边也通知到了,丧事就在夏妈妈生前住的小院子里办,她无儿无女的,秋锦让徐三娘找个老实憨厚的奴才来扛幡,给夏妈妈认个干儿,左右不过多给那人点钱财罢了。

徐三娘劝了秋锦,节哀,别多想好,仔细着身体,一定要将自己的身体给养好了。

赶明儿让杨家大郎和三郎再来看她。

秋锦点头,娘家婆家,或许这就是亲情吧。

没事儿的时候没什么感觉,一旦有事儿,就会变得格外团结。

夏妈妈走了,秋锦心头不太舒服,在软塌上躺了半天,一直等到陆屿廷从宫内回来,得知这事儿后,他想着派人去杨家瞧瞧。

“不必了,我嫂嫂都已经跟我说了,三日后发丧,我得过去。”

“夏妈妈人好,这最后一程,我得送一下……。”

陆屿廷却担心说道:“你这身体,可能行?”

“能行,左右过去坐一下,我不跟着去下葬。下葬的话要去梨花山,太远,我这身体去不了。”

她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……

说了会儿关于夏妈妈的事情,陆屿廷也知晓,夏妈妈原本就是侯府内出去的老人,现在夏妈妈走了,若是夏妈妈有儿女的话,他也会给赏点东西,可夏妈妈无儿无女。

按说,夏妈妈不过是个老妈子,陆屿廷堂堂一侯爷,自然是送不得。

但秋锦去,他不放心,便也跟着去送一程好了。

秋锦也没说拒绝的话,她知道,陆屿廷去送夏妈妈并不是因为夏妈妈,而是因为她。

“今日侯爷回来的有点晚了,可是朝中发生什么事儿了?”

“一些小事,已经处理好了。”

陆屿廷岂能会跟秋锦说,因为贺皇后的到来惹的秋锦头疼发作,他不过是去跟贺皇后‘好好的’说了一声,下次不要再来了。

新周的皇帝依旧是秦赢,但掌权者,却在陆屿廷的手中,他并没有表现的过于强势,要掌控秦赢。

而是想看秦赢是如何成长起来的。

若是他不行。

这天下,便是能者可得。

自古便是江山易打不易守。

秋锦因着在侯府养身体,对于外面的情况,她也没多去管,听风偶尔跟她说一些,陆屿廷倒是不跟她说外面的事情,尤其是皇宫内的事情。

他不但不说,就连老夫人那边,他也不许她见。

醒来之后,秋锦原本想着去瞧瞧老夫人的,陆屿廷却说,没必要。

至于为何阻止她去见老夫人,多少肯定是跟宫内有点关系。

将侯府的事情放了一下,秋锦休息了三天,等到夏妈妈发丧那天,她与陆屿廷同去了。

将夏妈妈送出杨家,她在杨家呆了半天。

担心陆屿廷会有事情,秋锦便让他先回去。

陆屿廷交代听风务必照顾好夫人,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,没办法陪着秋锦在杨家耗着时间。

“早些回去,不要在外呆太久,我去办点事情,晚上会早些回来。你若是觉着在家里呆的闷了,便喊你的小姐妹到家里玩。七公主如今变得正常许多,你不是想见她吗?明日就让她来侯府,陪你玩。”

他说话的语气稀松寻常,直接让公主来侯府内陪她玩?

那可是个公主啊。

不过,就目前来看别说公主了,就是皇上都怕陆屿廷,请公主来作陪他的妻子,怕公主也是情愿的。

秋锦想见七公主,就是想确定一件事儿,那就是秦欢是不是已经回到现代去了?

陆屿廷离开之后,杨锦年和杨慕年便与秋锦坐下,说了好些话。

“爹在通州三年的任期也满了,圣上那边还不知是什么意思,若是能将爹调动到京都城那自然是极好,也得亏爹这三年在通州,若是爹知道小妹你的情况,定然也是担心不已……。”

秋锦道:“我已经好了,等爹回来,再跟他说就是。”

“大哥,你如今在朝堂为官,你肯定知晓一些事情,侯府不曾跟我说朝堂中的事情,我有点担心。”

杨锦年眼神闪烁,不敢直视秋锦。

“侯爷没说,这事儿,谁敢往外乱传……。”

“小妹,不管怎么说,有侯爷在,才有新周的安稳盛世,朝堂之中一片祥和,只要能为新周做事,大家跟着谁干都是一样的,再说,侯爷为新周做的这些事情,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。”

这话绕来绕去,秋锦算是明白了。

现在朝堂上是陆屿廷说的算,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的继续做事,不管是跟着谁办事,只要是正经做事,能为新周干实事,那就是好的。

现在大家就是在听陆屿廷的命令行事,怪不得他很忙,原来每天要处理那多的事情。

杨锦年见秋锦沉默不说话,他轻声喊道:“小妹,你在想什么?你是不是担心……。”

担心什么?

担心陆屿廷会想当皇帝,而她是要成为皇后,还是成为被抛弃的那个?

看着目前陆屿廷对她的喜欢,应该不会让她成为被抛弃的那个。

“大哥你想说什么?”

杨锦年道:“所有人都觉着现在的情况挺正常,不希望能有变数。”

秋锦错愕的看向杨锦年,“大哥,你们觉着现在的这个情况很正常?”

不是吧,现在这个的情况才不正常。

君王不像君王,臣子不像臣子。

为什么大家都会觉着现在这个情况正常呢?

杨锦年只是跟秋锦说,因为现在的情势是最利于新周的发展。

三年,只是三年的时间,陆屿廷掌权之后,新周的都城以及周围的城池,甚至西北都比之前先皇当政的时候繁华数倍。

他是对陆屿廷的政治头脑相当佩服,当然也有一些保皇党,他们一直在抵抗陆屿廷的政策。

不过,面对那些保皇党,陆屿廷实施的都是高压政策。

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,照旧按照陆屿廷的要求办事,不然,他们就得的滚蛋。

杨锦年大概的意思就是让秋锦不要多管陆屿廷的事情,有些事情没必要搞得那么清楚。

他是怕妹妹知道的太多之后会影响到陆屿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