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一来二去,这场因紫毫玉砚而起的风波,在众人的努力之下,方渐渐平息。
然自那之后,这紫毫玉砚便被尚宫局派人小心收走,置于一隐秘柜中妥善保管,从此深藏宫中,鲜有人知。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,此事已过去数十载。
当年知晓此事之人,或已作古,或已老迈,知晓此事者寥寥无几,而见过那紫毫玉砚真容的,更是屈指可数。
如今曹安、萧志等人奉太后懿旨前来寻它,司徒兰静虽知这段旧事,然面对如今这偌大的尚宫局,要寻那藏在不知何处的紫毫玉砚,亦如大海捞针,谈何容易?
不过萧志自是与众不同。
他幼时便入宫为宦,年纪不过几岁,却生得眉清目秀,聪慧过人。且他手脚勤快,做事麻利,眼中有活儿,心里有数儿,于宫中上下奔走,如鱼得水。
一日机缘巧合,恰逢当时身为裕王的朱载坖。
当时裕王年少,见萧志模样乖巧,行事伶俐,心中便生了几分喜爱,当下便将他留在身边,做了随侍小宦。
此后,萧志便如影随形,伴在裕王左右,随其读书习字。
光阴如箭,忽忽十数年。
朱载坖终登大宝,成了隆庆皇帝。萧志因自幼相伴之情,又兼平日里忠心耿耿、办事得力,自此圣眷日隆,权势滔天。
因着这般际遇,那紫毫玉砚他曾亲眼得见,当下便将此砚收入尚宫局的年月细细道来。
司徒尚宫一听是太后懿旨,哪敢有丝毫懈怠?
她当即传唤十数名宫女,翻出二十余年前的存档典籍,众人埋头苦寻,终在一卷记载中,觅得紫毫玉砚的下落。
这司徒兰静久居尚宫之位,自是八面玲珑,心思缜密。
她见萧志与曹安带着尚仪与两宫女前来,料想必有诸多机密之事,不便他人知晓。
于是,她挥手令众宫女纷纷散去,只留下庆尚仪与紫悦、晴雪三人。
随后,司徒尚宫亲自引路,众人行至一处所在。
原来这竟是尚宫局中藏纳重要物什之地,深藏地下,寻常人莫说进入,便是寻也难寻。但见此处机关重重,须得按动隐秘按钮,方得开启门户。
众人入内,庆尚仪便带着紫悦、晴雪,将石壁上的油灯一一点燃。
刹那间,昏黄灯火亮起,映照得这地下密室影影绰绰,更添几分神秘气息。
众人随着司徒兰静,七弯八拐,终至一间幽僻房子。
但见那房内,蛛网横结,似天罗密布;尘灰弥漫,如雾霭遮天。地上随意堆着几件杂物,歪歪斜斜,好似那散落的棋子,全无章法。
抬眼望那三面墙壁,密密麻麻列着许多柜子,恰似那药铺里的药柜,却又大了数倍,透着一股森严之气。
柜上皆贴着纸条,然其上所书,不过一串串编号,宛如天书符箓,叫人摸不着头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