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放十六年正月十五日,经过六个月的等待。】
【收到大明国书,吴信亲自书写邀请函的诸多国家、部落,或派遣使者,或国王、首领终于齐聚于长安。】
【事情发展的顺利超乎想象。】
【在大明周边,完全没有国家选择拒绝。】
【这正常吗?】
【显然,这很正常。】
【毕竟,在国书与邀请函发出的那一刻,大明与其盟友便提前互通消息,展开了一次庞大的军事演习。】
【大明周边海域上,是大明游荡的战船,在新罗、百济的许多小船陪衬下,扬帆破浪。】
【陆地上,是鲜卑骑士与大明铁骑共同奔驰扬起的尘埃,遮天蔽日。】
【西域诸国的军队跟随其后,举着“和平万岁”的旌旗。】
【没有过多的言语。】
【没有进行任何战事。】
【只是四处奔波。】
【只是在各个小国的领土边经过。】
【无声胜有声。】
【时代的法则——武力至上。】
【在这一刻被你们彰显的淋漓尽致。】
【当然,你们这肯定不是威胁,而是表示你们大明和盟友有能力可以维持你喊出的口号“和平万岁”。】
【而维和部队,也是你们这些联合军队的新名称。】
【反正不管别人信不信。】
【至少你们是信了。】
【因此,于大明新年之际,经过大明一阵友好的商讨和鲜卑笑里藏刀、西域皮笑肉不笑的交流后——亚洲联合国正式成立。】
【或者说,口头上的亚洲联合国暂时成立。】
【大明成为第一任领导国。】
【吴信出任第一任联合国主席,在不插手各国内事的情况下,内调解盟国矛盾,外帮助他们抵抗外部威胁。】
【而这么多帮助,却只需要“盟友”每年贡献一点小小的金钱,相当于保护费一样的东西,显然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。】
【更别说这对于他们而言。】
【或者说,在他们的理解看来,这也只是另类的一种朝贡而已。】
【因此,盟友们都欣然接受。】
【其中成员国,拢共有一百二十八名。】
【而有着影响力的成员国,只有十二位,分别为——】
【大明工农联合国、西域七国、鲜卑、新罗、百济、琉球。】
【其余者,因军事羸弱,人数太少,都无法称之为国。】
【但这并不碍事,因为在联合国成立的那一刻,大明的目的便达到了。】
【大明与一百二十八名成员成为了盟友,并签订了《同盟条约》。】
【大明宝钞的影响力、流通性再次增加,成为了以后成员之间贸易的核心货币。】
【而除这个目的之外。】
【另外一个目的便是在联合国成立时,只有一个加入意愿极其强烈的人国家被拒之门外。】
【那便是倭国。】
【而原因也很简单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