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若云身子重,就在这两天会发动,可不能出什么意外。
江若云心里有数,点点头没有逞强。
到了三房院子,徐曼把梁烨心里的内容一说,郑氏知道自家男人当官竟然这么辛苦,心都揪到了一起。
梁老三的家书总是报喜不报忧,她还以为没那么艰难的,没想到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。
尤其梁烨跟自家媳妇说的时候还比较夸张,郑氏是又心疼又生气,就没见过这么实诚的人,都当官了也不知道摆摆官架子。
“三嫂,别难过,我们这也是因为三个的事情受了启发,想让你写一本如何成为一名好官的话本子,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更多当官的知识,以后要是考上了,也能少走弯路。”
徐曼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知,继续道:“你最近不是在愁新话本子不知道写什么吗,我觉得写这个就挺合适的。”
郑氏很是心动,但同样也很为难,说道:“这想法是好的,但我也不懂为官之道,其中有些什么关键或者什么政事我也不是很懂。”
“这你放心,交给我去给你收集相关资料,等太上皇到酒楼吃饭,我再去他老人家那里过个明路,也就不用担心有什么差池了。”
郑氏心里有些震惊,竟然要整这么大,不过这确实是好事,于是便说道:“好,那我就写,要是太上皇能答应,我愿将我那一份稿酬全都捐出去,当是为咱们朝廷也做些事。”
郑氏也是有私心的,这些东西写出来真的有用,她那憨憨男人看了也能从中学到一二精髓,那便是一文钱稿酬都不要,都值了。
“三嫂大义,你说得对,那我那份也不要,全都捐出去,做善事为家里人积福。”
徐曼一口答应,她虽然喜欢赚钱,但并不是把钱看得很重的人,她现在手上不缺钱花,这事还要在太上皇那里过明路,做漂亮些,对家里发展肯定有巨大好处。
没过两天,太上皇就带着黄公公到酒楼吃饭了。
自从退位后,他就总喜欢往宫外跑,时常来酒楼吃饭,仿佛要把之前落下的全都吃回来才行。
或许别人都会顾忌太上皇的威严,不太敢靠近,但徐曼不一样,她一点不怕,反而还挺喜欢跟他说话。
太上皇也觉得她点子新奇,说话有趣,把她当家中小辈对待,相处得很不错。
徐曼亲自给太上皇上完菜,就借着梁老三的囧事把写书的想法跟太上皇说了。
“还有这种事?”
太上皇很是意外,看着那梁烨鬼精鬼精的,怎么他哥能这么实诚?
徐曼叹了口气,说道:“可不是嘛!民女就是想着那些学子们寒窗苦读十几年,甚至是几十年,学的各种经义文章,本事都挺大的,却从没有人教过他们要如何当一名为百姓造福的官。”
“大家都是自己摸爬滚打许多年,才逐渐悟出一些道理,虽也能有所收获,但却浪费了很多光阴,也耽误了不少事情。民女就想着,是不是可以收集各位大臣们的经历和经验,汇总到一起,让我三嫂以话本子的形式呈现出来,不仅有趣,还能从中学到硬道理,一举两得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