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穿越:渔女赶海养娃记 > 第256章 碧潮湾码头

第256章 碧潮湾码头(1 / 2)

正午时分,码头方向突然传来一道海螺的号角声。

一艘三桅大船缓缓驶来,船帆上绣着“北地商号”的字样。

“是北方来的商船!”

浪花懒洋洋地拍打着码头长满青苔的石阶,发出“哗——哗——”的声响,像极了老渔夫打呼噜的节奏。

“快看!大船!好大的船!”

码头上渔家小孩儿的尖嗓子打破了一众人的忙碌。

正蹲在自家小船补网的老渔民手一抖,梭子差点掉到海里去。

“是商船!”老渔民扯着嗓子喊道,“阿毛,来大生意了!”

一嗓子出去,码头上顿时热闹起来。

修补渔网的、整理缆绳的、清理鱼获的渔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,涌到岸边围观这大家伙。

这商船比平时来补给的船只要大上不少,船首雕刻着精美的海浪纹,船侧还漆着金灿灿的船名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刺得人睁不开眼。

格外的张扬。

一看就知道,船主有钱。

“让一让,让一让!”

一道洪亮的声音从人群中传了过来。

只见身材魁梧的渔把头挤到最前面,古铜色的脸庞上写满了兴奋,“这船吃水这么深,肯定带了不少好货!”

果然秋节快到,过往的船只都跟着多了起来。

商船缓缓靠岸,粗粝的缆绳抛落岸边,码头的工人们立刻吆喝着围拢过去,肩扛手拽,配合着船上水手将船稳稳系住。

船舷放下舷梯的瞬间,甲板上的喧闹声与码头此起彼伏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。

几个衣着光鲜的人走了下来,定睛一看,还有几个红毛番。

这在平安镇倒是少见。

不少渔民盯着他们看,惹得人有些不自在。

为首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,身着靛青色长衫,腰间悬着一块温润的玉佩,面容儒雅中透着精明。

典型的生意人长相。

“这位郎君,需要帮忙卸货吗?”

渔把头抢先迎上去,粗壮的胳膊上肌肉虬结,“咱们碧潮湾的汉子力气大,工钱好商量!”

碧潮湾码头名字可大有来头,只要有船只靠近海湾,原本汹涌的海浪便会在这一处天然的弧形港湾内渐渐平息。

码头三面环山,能够巧妙地阻挡海风,形成一个天然的避风港。

湾内海水碧绿清澈,能见度极高,即使在夜间也能清晰地看到水下的礁石,极大地降低了触礁的风险。

这才被命名为碧潮湾码头。

那男子微微一笑,拱手道:“有劳这位大哥。在下徐文礼,是“北地商号”的二管事。此次只是短暂停靠补给,不必卸货。”

他环顾四周,“不知这镇上可有什么好的食肆?船上弟兄们在船上待久了早已吃腻了干粮,想换换口味。”

这话一出,围观的渔民们顿时七嘴八舌地嚷开了。

“要说到吃的,当然得去福满斋!他家在咱们镇上可是开了三代人的老字号,我阿公那会儿就常在那儿打牙祭了,门楣上的牌匾还是当年知府大人路过尝了好吃,亲笔题的。”

说话人一脸自豪,是福满斋的老顾客了。

“您去了就知道,那牌匾上都包浆了,没有五六十年盘不出这样的成色。”

说话间,阿大带着几个族人挤到前面,拍着胸脯道,“要说手艺,我侄女的手艺,保管您吃了还想吃!”

“没错没错!”

旁边几个族里的阿叔连声附和,“一一那丫头做的海鲜,连县太爷都赞不绝口!”

“府城折冲都尉大人也爱吃。”

阿大有些得意,知府大人不算啥。

他们一一跟折冲都尉还是好朋友咧。

“最重要的是啥?五福食馆的食材可是别的地方没有的,全是一一自己下海捕捞的,寻常渔民出海可捕捞不到。”

这也是五福食馆一大优势,食材取胜。

“您几位来的巧,今日食馆里有鲨鱼,是一一打回来的。”

徐文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笑道:“看来这位娘子的厨艺确实了得,竟能让诸位如此推崇。”

“那可不!”阿大骄傲地挺起胸膛,仿佛夸的是自家闺女。

“一一的醉腌黄鱼是一绝,鱼肉嫩得像豆腐,酒香扑鼻却不上头。还有椒盐琵琶虾,外酥里嫩,连壳都能吃!”

“还有海胆蒸蛋!”一个缺了门牙的老渔夫插嘴,“滑嫩得像小娃娃的脸蛋,鲜得能让人把舌头都吞下去!”

“鱼杂汤好吃!”

“她家的烤鱼顶好吃……”

“海蛎煎也好吃,就是极少卖了。”

东一句西一句的,徐文礼被许一一几位热情似火的阿叔逗乐了,从袖中摸出一块碎银子:“听诸位这么一说,在下要是不去尝尝反而显得不识货了。就是不知道这五福食馆该咱们走?”

“简单,沿着码头往东去,瞧见一棵歪脖子老槐树再往右拐,门口挂着贝壳风铃的那家就是!她家有个胖嘟嘟的小孩儿,算的一手的好算盘。”

阿大热心地指路,又故作玄虚的压低了声音,“徐管事,您要是去了,就说是我阿大介绍的,一一准给您加菜!”

徐文礼无奈笑着拱手:“那就多谢阿大叔了。”

离开码头时,徐文礼注意到几个极力推荐五福馆的渔民们又回到了各自的活计,但几乎每个人都会时不时抬头看他一眼,眼中带着某种期待和骄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