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3章 收割(1 / 2)

慈县虽然是临海地区,但夏天依旧很热。

稍不注意,都能把人晒脱皮。

尤其是在海边盐场做事的人,或者出海打鱼的渔民,脸上脖子上,但凡是露出的部位,都是黑一块粉一块,皮脱了一层又一层。

不到天彻底冷下来,根本好不了。

一个个跟黑炭似的。

在县城里面走一圈,从肤色就能判断出大概的职业。

此时七月初,还有十来日就要入伏了。

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

有些光照好的地方的水稻已经可以收割了,从7月初到8月中旬,这一个多月都是农忙季。

不光水稻要收割,地里的黄豆、胡麻和油菜籽,一茬接一茬,收割时间都差不多,根本停不下来。

这两个月的收获关系到老百姓一年的口粮。

县城街头基本已经看不到闲人了。

少数几个摊子和小店开着,也是要死不活,没啥客人,掌柜的还在柜台后面打盹儿,懒洋洋的。

太阳炙烤着大地,连空气都被晒得扭曲了。

张平安这时候倒算清闲,安南稻是最早收割的一批,已经全部收割完毕,亩产达到了将近四百斤。

他已经上奏朝廷,私下里给岳父钱大人和周大人也一人去了一封信,说明此事。

另外大师兄那儿他也没忘记,大师兄在闽南地区任职,闽南的气候条件其实比慈县更适合种植安南稻。

如果闽南地区能推广开的话,对大师兄来说无疑是有利无害的。

估计岳父收到信后和四舅兄钱裕通了气,没多久,张平安便收到了象山来的信。

希望派人送一些种子过去。

张平安也没小气,派人送了好几麻袋。

反正他目前也不缺种子了。

安南稻在慈县看样子至少是可以一年两熟,而且第二次收割并不需要重新播种。

在头季水稻收割时保留稻桩,利用原有根系和茎秆,重新施肥、蓄水,那么休眠的腋芽会重新萌发,形成第二季的稻穗,非常方便!

但是留桩是有讲究的,头季收割时需保留约一尺长的稻桩以确保液芽存活。

等第二季收割时,成熟时间会比第一季缩短很多。

这都是一点一点对比试验出来的法子。

丁老头看到有稻子能一年两熟,也是十分惊奇。

“原先只以为花儿侍弄的好可以一年开两次,没想到稻子也可以一年收两回,百姓们有福了”,丁老头感慨道。

如果能早点有这种稻子出现,也许他小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家里穷的吃不上饭而被卖掉吧。

那么命运也会大有不同!

虽说衙门清闲,没什么大事需要处理,秋收的事也已经提前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去了,等秋收后才是他最忙的时候。

但天儿太热,即使坐在衙门里什么都不做,半天功夫也能出一身热汗。

让人烦躁不已!

比他更烦躁的是钱攸宜,孩子眼看着就要瓜熟蒂落,她心里又期待又紧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