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 > 第726章 太子妃护夫?伉俪情深?

第726章 太子妃护夫?伉俪情深?(2 / 2)

因为就连素来从容的赵皇后,近日也难掩愁乱神色,想必也是被这错综复杂的局面搅得心烦意乱,许多关键之处仍未参透。

然而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,待朝廷开印之日,积压的怒火终于爆发。

最先掀起浪潮的,是各地的学子。消息不胫而走,翰林院侍读学士之女、东宫太子妃,竟在大年初一夜晚,被太子拉去惨死在刺客剑下。

群情激愤瞬间被点燃,无数文人围堵各县州府衙诉说不公,京城内外学子义愤填膺,国子监与其它书院也是一片哗然。

京城内外,无数热血学子聚在一起,议论纷纷,眼神中满是对太子此举的愤怒与不满。

国子监内,年轻的学子们围坐在一起,激烈地讨论着此事,拍案而起者不在少数,各个书院里,朗朗读书声变成了对太子行为的声讨,学子们挥毫泼墨,写下一篇篇檄文,痛斥太子的无情无义。

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各地衙门口,高声诉说着不公,要求朝廷给个说法。

这股风潮很快蔓延到了朝堂之上。

朝廷开印首日,好些御史、大臣们便纷纷上折弹劾太子。

尤其是那一夜的刺杀,让太子一党折损大半,心腹死伤惨重。经此重创,朝堂上维护太子的声音愈发微弱。

众人敏锐捕捉到风向转变,见太子失势,纷纷摩拳擦掌,准备趁势将这位储君拉下马。

“陛下,太子身为储君,本应爱护臣民,以身作则。可如今竟让太子妃为自己挡剑,致其香消玉殒,此等行为实在有失体统,不贤至极!如此行径,如何能让天下百姓信服,又如何能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?”

“太子此举,罔顾夫妻情分,漠视人命,德行有亏。若不严加惩戒,何以正朝纲,安民心!”

“太子既为夫婿,却无半点担当,以妻命换己命,如此懦弱自私之徒,怎配承继大统?陛下若不废黜此等无德之人,何以告慰太子妃在天之灵?何以让天下女子信服?”

“身为储君,本应身先士卒、护佑皇室。可事发当夜,太子反而如惊弓之鸟,东躲西藏!更如此临阵怯懦之辈,若他日执掌江山,外敌来犯时,又如何保我黎民百姓?如何守我大好河山?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,另择贤能!”

一时间,弹劾之声此起彼伏,“戕害发妻之恶”“背弃人伦之罪”“临阵怯懦之失”等,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,纷纷指责太子的过错。

而无论朝堂上对太子的声讨如何汹涌,东宫侍妾们都不得不强撑着出面维护。

她们心底虽也厌弃太子那夜的所作所为,但早已与东宫荣辱与共,一损俱损的处境,让她们别无选择。

其中苏侧妃之父,四品佥都御史苏大人,更是首当其冲,纵使心中忐忑面对同僚们的弹劾,也只能硬着头皮,站在风口浪尖为太子辩解。

“陛下明鉴!事发当夜,太子殿下早被歹人暗中投下惑心散,毒性发作时神志昏聩、癫狂难抑,这才口不择言冒犯诸位王爷!太医署早有脉案为证,太子所言绝非本心!

至于太子妃舍身挡剑,实乃伉俪情深,殿下事发时已神志不清,又如何能阻拦?太子妃素来贤良,见刺客突袭,第一时间便以身护夫,如今殿下痛失爱妻,心中悔恨难当,诸位怎可将这桩伉俪情深的义举,曲解成弃妻保命的恶行?万不可因这一时之事,就否定了他的贤德。”

然而,他的辩解在众多弹劾声中显得那样苍白无力。

苏御史话音未落,殿内已是一片哗然。

他将太子的恶行粉饰成毒发失控,把推妻挡剑说成伉俪情深,这般颠倒黑白的诡辩,在御史内虽非罕见,却瞒不过当晚满朝文武的眼睛。

那夜宫变,百官俱在,太子拽着太子妃单薄的身躯挡向刺客寒光的一幕,早已深深刻在众人的眼底。

尤其是他的顶头上官崔彦,那一夜崔家人和温家人可都看的真真的。

可温老爷和崔老爷不断向他使着眼色,都在无声警告,莫要多事。

若陛下真有心彻查,又怎会放任此事拖延至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