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出征(1 / 2)

报文的内容远比这个口述更详细。

张村在长城外开垦了几万亩良田,蒸汽拖拉机把草原重新开垦成农地,种植了麦和粟,又开挖了水渠浇灌田地。虽然很难得到肥料,但是机械化耕作的效率很高,去年的田产相当可观。

在长城外开设的这几个定居点,开垦农田,放牧牛羊,成为张村农业和牧业的有效支撑。商行在这里投入了相当多的钱财。为了安全,也在当地建设了堡寨、分发了武器,对小股匈奴部落,这些堡寨自保无虞,但是面对上万骑兵,就很麻烦。

在这些堡寨,也有两三部无线电,定期和张村这面联络,汇报草原生产情况,也搜集草原上部落的动向。通过分散出去的游牧队伍,长城定居点也及时搜集到靠近九原和上郡这面草原上骑兵的动向,发现有一支数千上万人的骑兵往这个方向来,游牧小队放弃了牛羊,直接快马回到定居点做预警。

打得过才打,打不过就跑。这是张村给定居点的死命令,无论如何,人命安全是第一重要的。所以信息第一时间传到张村求援。

蒙恬立即去电讯室,了解定居点的情况。

“天下也没个安生时候,啥啥都要管!”张诚咕哝着。扶苏却已经起身。不多时回来的时候,扶苏已经换上了戎装。腰间佩着剑。

“你要干啥?”张诚仰头问扶苏。

“守土有责,我亲去长城新村带兵御敌!”扶苏回答的理所当然。张诚却皱了眉头。

不多时,蒙恬回来,看着扶苏的样子,却没什么点评,只说:“匈奴人不少,有犯边的意图,我要带人过去看看。从山下的新村征集3000人跟我走。”

这种事情,大家都没经验,蒙恬是张村武装力量的负责人,大家只好相信蒙恬的判断,一场会议就此结束。

工业化的一个副产品,就是社会化组织。张村虽然高度重视消费和家庭生活,但是整个张村却有一种军事化组织的特点。当蒙恬安排到山下的新村去征兵的时候,没有半日时间,3000人已经在村外的坡地上集合了。

能派出来的蒸汽战车却只有5辆。虽然蒙恬之前多次要求生产战车。但是在没有迫切需求的情况下,也只有这么几辆可以拿出来用。

新版纯金属独轮车倒是很多。差不多2人一辆,这么多车子,可以携带的辎重就多了。车上载了每人30日的粮秣,成套的武器、弓矢、盾牌、皮甲、兜鍪,还有步枪。两人一辆车,轮番乘车推车,这支军队可以昼夜不停的行进。

蒙恬在蒸汽战车上检阅了这支队伍。两面黑色的旗子在车子上猎猎飘扬,一面旗子上写着秦,另一面旗子上写着蒙。

扶苏一身黑色的戎装,骑马在步兵最前端,显得身材修长,腰间挂着张村铁剑,带着一只金属头盔,脸色显得更加苍白。

“匈奴袭边,我等守土有责,蒸汽战车前行,扶苏在后军带队,前往长城外——长城新村,出发!”蒙恬大喝。

一个黑色的身影从围观的人群中冲出去,三下两下窜上蒙恬的战车,在车厢最顶端有一个座位,是了望哨的位置。定睛看去,这个人却是赵芃。赵芃长发束起在身后飘扬,一身合体的戎装,眉目如画,身后还背着一杆气步枪。

“大将军,秦国公主赵芃请求随军作战,卫国靖边!”

蒙恬抿了抿嘴,点了点头。

张诚见状,快速跑到战车旁,冲蒙恬挥手。蒙恬下车来,问:“你有什么话要说?”

“照顾好皇子和公主,不要有什么意外。”张诚轻声说。

蒙恬回头看了看坐在车顶的赵芃,轻声说:“我心里有数。”拍拍张诚的肩膀:“安心搞好生产,多造战车,我很快就凯旋而归!”

张诚退后,挥手。

寨墙上忽然响起一阵炮声,是没有弹丸的礼炮。

扶苏调转马头,跟在已经喷出蒸汽的战车之后,呼喊着:“岂曰无衣~”

“岂曰无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