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欢自然不会和破六韩拔陵硬碰硬,要知道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军之所以能够迅速壮大,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大魏百万饥民的诉求,这些饥民在大魏的暴政下生活困苦甚至走投无路,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如同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。在这段时间内,起义军的行动在民众眼中具有一定的“正义性”,这也是他们能够迅速集结大量兵力的重要原因。
和一个越打越多的军队打消耗战,高欢觉得自己还没莽到那个份上。
于是在商议定了要去救援武川之后,高欢也不耽搁,当即便带侯景与苏绰前往校场,下定决心要在破六韩拔陵还未起势之前与武川军汇合。
…………
站在拜将台上,高欢的目光淡淡,望着眼前军容整肃的兵士,心中百感交集。这些兵士们个个精神抖擞,但十之八九都是鲜卑人。这些鲜卑士兵原本是大魏的中坚力量,也是前世高王起家的基本盘。
正是凭借这些勇猛善战的鲜卑士兵,高王在乱世中崭露头角,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势力。然而,也正是这些鲜卑士兵,最终成为高王一生的羁绊,限制了他的发展,使他难以实现更大的抱负。
回想起前世高王的种种经历,高欢微叹一声。高王自信都起兵,鲜卑兵士的忠诚和勇猛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胜利,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保守和狭隘,使得高王在推行改革和扩大势力时屡屡受挫。
这些鲜卑士兵虽然忠诚,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却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,最终成为高王实现更大目标的障碍。
如今站在拜将台上,高欢明白自己以后要做些什么。他不仅要和前世的高王一样,用好这些鲜卑兵士。更要突破那些限制,带领这些鲜卑士兵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。
他要让他们明白,勇猛固然必不可少,但最重要的却是另外一件事:活下去。
“军主,全军已经整肃完毕。”
军副侯景骑马来到高欢身边,声音激动。
高欢点了点头,又转身看向台下兵士。本想慷慨激昂说些什么,话到嘴边觉得在这个时代搞什么战前动员实在有些多余,只干干对侯景道:“那便出发吧”
随着高欢的命令,大军便开始缓缓移动。战旗猎猎,号角长鸣,整个战阵仿佛瞬间活了起来。
“军主,武川有新的消息传来吗?”行军途中,侯景问道。
高欢微微一笑:
“如愿他们传来的消息是已经打退了叛军第一次进攻,现在正在对峙。
按现在的速度,我们三日就能到达武川,应该赶得上。”
一直跟在一旁的苏绰搭话道:
“我们不能掉以轻心,从以往的战例来看,破六韩拔陵此人用兵果决,我们得时刻小心阻击。”
高欢点了点头,沉吟片刻,语气凝重道:“甫一起兵便能目标明确,分兵直向武川、抚冥,意在使我怀朔孤立无援,此人不是易于之辈!”
几人正说话间,一个衣着利落的斥候前来回报:
“军主,前方道路畅通,暂未发现敌军踪迹。”
高欢心中稍安,但并未因此放松警惕。闻言称赞了斥候几句,便让他继续探路去了。
大军方才顺利前行了不到一个时辰,前方的斥候又突然急匆匆地返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