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到赵牧一脸挑衅的神情,鸠摩智忍不住问道。
“这生死状,自然是签了才有的。要是场场比武都是生死相搏这天下武林恐怕就不剩下什么人了。”
“莫非,吐蕃的比武都是这般野蛮吗?”
见鸠摩智当着自己的面,居然敢动杀心。
赵牧一怒之下,决定亲自下场。好好教一教这个吐蕃国师,什么才是规矩
叮,任务发布
再次击败鸠摩智
奖励:随机一项少林七十二绝技大成
引导鸠摩智大彻大悟
三项少林七十二绝技大圆满
“赵公子,你虽然实力强大不假。但是就这样堂而皇之的侮辱我吐蕃国,恐怕不好吧。”
鸠摩智出言,脸上已经有了愤怒的神色。
他毕竟是吐蕃的国师,对于国家的重视程度自然是非同小可。
吐蕃的国师,和中原的大有不同。
中原的国师,很多时候是代指太师的意思。
太师,一个很古老的官名,始于商朝,殷纣之时,箕子为太师,周武王时,姜子牙为太师。
也就是德高望重,才能出众的人。
历代相因,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“三师”或“三公”,多为大官的加衔,无实际职权。
周时太师还只是为“三公”之一;汉哀、平间,尊为“上公”地位更在“三公”上,其后魏、晋、江左均随称“上公”;后魏则又称“三师”;后周又改为“三公”;隋时依后魏的制度称“三师”,唐依隋制亦称“三师”。
而吐蕃的所谓国师,则大有不同。
吐蕃本西羌属的一种,盖百有五十种,散处河、湟、江、岷间”。在西羌诸部中又分发羌、唐旄等。
后来互相融合,才形成了吐蕃。
因此他的国师,很大程度上和中原那些权臣的太师差不多。
不仅仅是地位的象征,更是宗教的象征。
吐蕃的国教是当地特殊的佛教。国师,也就是吐蕃佛教的领导人。
其理论上的地位,应该只在吐蕃国王之下。
与欧洲的教皇,很是类似。
不过这一代的国师鸠摩智,一心只想钻研武学。并没有去摆弄那些阴谋算计的心思,倒是让整个吐蕃都安稳了不少。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