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萤栖玉露,早雁指银河。
高树晓还密,远山晴更多。
此为,早秋。
十月长安,可谓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原本还艳阳高照的天色,不知不觉已经进入黄昏,一抹夕阳在钟南山附近斜挂着,带着某种寂寥。
也代表着刘协的心情。
“张卿,何意?”
刘协看着张幕,一只手紧紧抓住可乐罐,稚嫩的脸上写满慌张。
终究只是一个还没经历过多少事情的十岁孩童,在相信了张幕仙人弟子身份的情况下,对于他的话没有丝毫怀疑,于是慌了。
他只是想学习仙术,那不比当皇帝更舒服吗?
何况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,从小没被当成皇帝培养,没有接受过相应教育,没有为帝者概念,脑海中也没被权利欲望支配。
他只是想修仙。
张幕没有回答,反而问道:“陛下可知张角?”
张角?
蔡邕和王越瞳孔一缩。
纵使已经过去七年,这个名字还是那么如雷贯耳。
大汉根基烂了,是汉灵帝刘宏的错,是世家大族的错,也是十常侍等宦官和外戚干政的错。
但撼动大汉根基者,必然是张角,自他提出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的口号,发动黄巾起义,乱世便彻底开启。
蔡邕对张角了解更多,因为张角与两个兄弟张宝、张梁三人都信奉道教,道教派别太平道的创始人,和他一样钟情于黄老思想。
张角三人将这种思想化为自己的教义向信徒们宣传,还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,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,要求人们多行善事,少做坏事。
“当年朕当年还小,但却也听说过太平道。”刘协面色微沉。
也不知道董卓那家伙是怎么想的,有段时间一直让李儒给他将当年黄巾起义的事情,好像他能转移恨意一样。
他去年听的最多的事情,便是黄巾起义之事。
主要是卢植和皇甫嵩这两位是当年抗击黄巾军的首脑,如今是少数还在朝堂上的汉室忠臣,自然也会听说一些。
“莫非这张角和张家也有关系?”蔡邕惊讶的问道。
以前没人提及,也没人去想。
但经过刚才张幕洪荒流的熏陶,现在一提张角,又是姓张,又是喜好“黄老之术”,又是道教太平道创始人,说张角和张家没关系他们反而不信。
“算是旁系,不是出自嫡系。”
张幕面不改色的扯谎: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,这话并非空穴来风。”
“张角能够掀起那么多波浪也并非意外,只是唐周那妖邪出卖,使得黄巾之乱提前爆发,否则若是按照正常计划展开,将会是灵帝死亡那一天开始。”
“董卓,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现在董相国。”
张幕一脸唏嘘的表情。
蔡邕三人心中大骇,一时间想了很多。
确实,刘宏去世时才三十二岁,还是壮年,走的很突兀,刘辩和刘协都还小,完全是给人可趁之机的感觉。
当年唐周告密,令官府占了先手,黄巾军仓促起始,依旧在这天下掀起了巨大波澜,仅仅一个月内便在全国七州二十八郡掀起战事,将青、徐、幽、冀、荆、扬、兖、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;大方万余人,小方六七千人;每方设一渠帅,轻松逼得州郡失守、吏士逃亡,震动京都。
若是再让张角三人发展几年,将百姓这个基数盘扩大,将声望变得更高,然后在灵帝走后发起黄巾之乱。
谁能反抗?
那时,刘表,刘虞等汉室宗亲都无法建立起有效力量反抗,再有外戚和宦官干政,而刘辩和刘协还小,如何能坐镇中央?
“嘶~”
细思极恐,三人额头都分泌出细汗。
也就说没有唐周,这天下已经是张角的天下?
“那唐周既然是妖物化身,为何要助我汉庭?”刘协发现了一个悖论点,不由疑惑的问道。
蔡邕和王越也纷纷看向张幕。
“呵呵~”张幕笑着摇了摇头,说道:“陛下,妖物和人族对立,做事自然是为了妖物的利益。”
为妖物的利益?
刘协年轻,显然还想不到那么远。
但蔡邕一点就通,恍然道:“若是按照子瑜所说,黄巾起义是在先帝驾崩之后发动,估计不用一年,这天下便改了姓。”
“张角是为民请愿,必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世家豪族继续兼并土地,肯定会带着黎民百姓和世家做抗争,而这些抗争不会拿到表面上来。”
“在看不见的暗处,会有无数波涛汹涌和争端,但表明上张角能替天下里面争得一个看似和平的天下,能维持表明的平静。”
“可事实上张角仓促起事,黄巾和官兵逆战无数,死伤无数。”
“无视世家被黄巾摧毁,无数黄巾被狠厉抹杀,双方矛盾大增。”
“最后黄巾军失败,天下各处隐患却没有消失,反而成了泰山贼,黑山贼,水贼海贼,等等隐患。”
“仙帝驾崩后,董卓入京,更是开启乱世序章,诸侯并起,战乱不休。”
“而这一切导致的结果,是人口大减,是天下萧条,是疾病横行....”
蔡邕声音中也多了一些唏嘘。
由自己推理出结果后,他彻底相信了张幕的说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