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切!”
看了一样开始下起倾盆大雨的天空,孙策不爽撇了撇嘴:“无所谓,只要斩杀祖郎,我还是大功一件。”
说着,孙策体枪朝一旁走去。
见状,周瑜失笑摇头。
这时,郭嘉走到他身边,说道:“公瑾,还没有做出决定吗?”
周瑜沉默。
他知道郭嘉的意思,是在问自己想好正式投效张幕了没有。
叫主公和叫将军明府,这可完全是两个概念。
尽管张幕现在对他很器重,甚至有郭嘉和鲁肃随行却依旧让他来主宰战局,可以说是在送功劳,方便后面提拔。
除此以外,他也知道很多张幕的事情,有些是个人隐秘,有些则是张幕和麾下商议的机密军情,比如张幕志在天下。
能让他知道这些,说明张幕是真器重他,也是在展露能力和个人实力魅力,毕竟君臣是双向选择。
老实说,他很动心。
“奉孝兄,瑜已经有决定了。”周瑜挥动扇子,看着远方雨水,目光坚定:“吾与伯符不是兄弟却比亲兄弟还亲,其乃是孙家嫡长子,未来终究要去乌程侯麾下做事,吾不想和他敌对。”
“但良禽择木而栖,吾也要为自己和周家负责,张明府绝对是一方明主,吾也不必执意舍近求远。”
“便以扬州为限。”
“张明府全据扬州时若伯符还没去乌程侯麾下做事,吾便也不走了,甚至会祝主公,拿下孙家!”
周瑜做出了最后的决定,以成全自己和孙策之间的兄弟之谊和张幕的知遇看重之恩。
在张幕麾下效力这么久,周瑜很清楚他麾下有多少大才和大将,并且还有财力粮食,有民心声望,还有出身师承等等。
若是张幕有了扬州做根基,又占据着豫州一小部分,便有了鲸吞天下的可能。
他不会头铁,甚至会拉着孙策一起。
“这一天,不会久。”郭嘉笑笑离开,去找鲁肃。
此次战役,他只是来打酱油,张幕给他安排的真正工作,在吴郡!
................
“轰!”
天空中电闪雷鸣。
这暴雨下了整整一宿,知道快破晓时才停下,乌云之中夹带着一点点金光,那是被遮住的太阳。
裕溪河旁不远,祖郎军十万士卒驻扎,其中有一万士卒负责巡逻,一直监视者旁边树林中动静,防止周瑜军趁着雨夜逃跑。
下雨天作战很难受,但对双方都是,祖郎军以逸待劳,占据着很大优势,一点也不怕。
可一万周瑜率领的军队却在山林中停了一宿,丝毫没有要下山的意思,倒是树林肉眼可见稀疏了很多,很显然是被做成了木筏,甚至连一些林间河道都可以看见。
“情况如何!?”
一种莫名其妙萦绕的危机感让祖郎一晚上没谁好,一大早便带着麾下找到麾下分军将领统帅邓明。
“主公,那周瑜军还没有丝毫要下山的迹象,我军要不要直接围攻上去?”邓明恭敬汇报。
“围攻.....”祖郎沉吟了一下,点头道:“埋锅造饭,随后派遣三万士卒以弓箭压阵围上去,箭矢若是射到树上还能回收。”
祖郎和山越关系好,并不仅仅因为他给山越带去好处,能够稳住山越,要是这样他不会有这么高的声望。
事实上,他也确实有几把刷子,在山地战上很有天赋,多次把山越打的找不着北。
可山越在丹阳境内遍布,甚至在会稽郡和豫章郡境内也不少,不是区区祖郎可以剿灭,他也不想要剿灭,于是采取恩威并施的套路。
这才使得他在山越那边吃得开,有在百姓中间建立起声望,只是如今被败的快差不多了而已。
但在山林间作战,他依旧有十足自信。
“诺!”
统领领命下去传达军令。
军营各处很快升起袅袅炊烟。
山林间,周瑜咬着面饼发现情况,淡淡道:“时机已到,传令下去,准备进攻!”
一刻钟后。
祖郎军十万士卒都已经整装待发,只等用完早膳便出军。
可就在这时,有斥候发现裕溪河下游有百艘船扬着风帆,在风里帮助下快速前进,而旗号是张!
张幕的张!
“主公,敌方有援军到来,看船只数量,人数并不少!”
传令兵将消息传到正在喝肉粥的祖郎这边。
“援军?”
“那周瑜莫非想要在此地与我一战不成?”
祖郎眉头紧皱,快速将肉粥喝完,随后带着麾下幕僚将士来到河边展望,一眼便看到了那一字排开的不小船队。
“看着船只数量,若不是虚张声势,周瑜和孙策应当已经动用了麾下所有士卒,芜湖县内现在很空虚。”郑军眯起眼睛,冷芒闪烁。
祖郎点了点头,配合着说道:“吾麾下没有骑兵,否者倒是可以一举拿下芜湖,断掉周瑜和孙策退路。”
“主公,何须考虑退路之事。”郑军眼睑微敛,建议道:“先前想不明白那一万士卒为何隐藏在山林间不逃,现在看来正是为了等待援军,在有支援的情况下逃跑,主公怎能让他如意,一举将之拿下才是。”
又是晚上,又是下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