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 联络员(1 / 2)

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春节,上上下下的都很重视,这个时候社会稳定,井然有序,物资充足,人民幸福,真真正正的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新年。

新年新气象,刚过完年就有好消息传了过来,是附近的厂子要招人了。

军管会的领导亲自上门说的,上面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参与,甚至还鼓励在农村的人也进厂工作。

条件倒是也简单,认识字的优先,年龄必须达到16周岁,这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。

但是现在的农村条件比城里面还要好,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地,种的粮食足够用,很多人也都不希望到城里生活。

不仅是军管会的在宣传,有在工厂上班的也知道这个消息,这一次招工的规模很大,涉及的厂子也多。

“爸,这次不是说工厂大规模招工呢,你们后厨应该也要增加人手吧。”

熟悉以后走势的林向东很清楚这次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机会,他林家这边并没有什么亲戚,但是周家的表哥应该是可以,错过了以后可就没有了。

“是呀,大哥家的长兴也到了年纪了,进城学个手艺也好。”周梅和林向东想到一起了。

如果家里面有一个工人,后面即使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了也不至于饿死人。

“我们厂这次没招人,你没看到这次招工的都是一些重工业。

国家要发展肯定是离不开这些的,所以他们这几年肯定会大力的发展。

像是食品厂,我们国家才刚成立,很多地也是才分到老百姓的手里面。

一年的时间也不可能说有很多多余的粮食,我估计食品厂要招人也得等两年。”

不得不说,按照正常情况,林青山说的是没错的。

可是现在风云际会,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,不能够以常理思量。

“妈,我在学校都听说了,现在农村的生活可是好多了,不比我们城里差。

自己种的粮食,养的鸡鸭鹅,饿不着的,再等两年也不碍事。”

现在就怕老两口想让院子里的人帮忙,现在这几个除了刘海中那都靠不住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
其他的工厂林向东不清楚,钢铁厂的情况,通过院子里的人倒是了解不少。

这次的招工主要集中在生产车间,人多了就要筛选,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居多。

他们院子合适的就有王文武和李全,不过现在王文武也有工作,虽说是没什么上升的空间,好在这活不累,很适合他。

至于李全,他学的是自家的手艺,现在也能够上手了,虽然看着不入流,但是附近的竞争小,还是自家的活,自由。

没有合适的人,也没有合适的亲戚过来,所以这次轰轰烈烈的招工,外面忙活的那是热火朝天,整个四合院却是波澜不惊。

抛开这件事,经过一年的工作,军管会的领导已经深入从心,但是新的工作千头万绪,剪不断理还乱,每个人都是疲于应付。

这样的情况若是在一开始,大家都是为了理想,为了更好的建设国家还能咬牙坚持。

但是人终究不是机器,也会疲惫,也会力不从心,上面也想到了这种情况,于是让每个院子都选举联络员的设想被提了出来。

这个联络员就是对于上面的政策工作及时的传达,并没有什么权力,和后面的管事大爷制度并不是一回事。

只是很多人有点权力就想拿捏一番,到后面可能会逐渐的变味了。

甚至发展成了四合院之中的那种审判,断案,捂盖子等等的乱象,其实这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。

影响了四合院几十年的大爷制度终于要开始了,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林向东已经在学校了。

虽然这个和他们一群学生的关系并不大,但是影响确实很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