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修真小说 > 漫步诸天的道士 > 第13章 道人舞剑,松林竹海生风

第13章 道人舞剑,松林竹海生风(1 / 2)

林海涛涛,青翠摇曳。

听到太渊的话,余沧海心底惊涛骇浪般翻腾。

这个道人所言究竟何意?

难道在自己觊觎福威镖局《辟邪剑法》之时,竟也有人暗中觊觎青城派武功?

可眼前道人武功出神入化,又怎会瞧得上青城派的功夫?

不是余沧海妄自菲薄。

他自认为已经把青城派的几门功夫练到顶峰了,剩下的就是花时间积蓄内力。可就算是这些武功的开创者亲临,他都笃定对方未必能有眼前道人的手段。

就在余沧海在心里胡思乱想之际,太渊已经抽出了随身木剑。

余沧海原本满心期待是什么神兵利器,定睛一看,不过是一把质朴木剑,剑身上刻着两枚奇异字符,可他却一个也不认得。

毕竟身为武林中人,大多只重武学道理,并非做学问的先生,识文断字者甚少。余沧海虽不至于目不识丁,但要他认出先秦古篆,那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
“剑名‘归真’,请余观主品鉴一番贫道的【松风剑法】。”

太渊的声音如清风拂过,带着几分淡然与从容。

剑扬,起舞。

余沧海看着太渊一起手,余沧海不禁轻“咦”一声,满是惊疑。

《松风剑法》,本讲究如松之劲、如风之迅,走的是灵巧快攻一路。

可太渊起手剑式却无比缓慢,剑招一横一竖一斜,全然不似斩、劈、撩、刺,反倒像一位胸有丘壑却又谨慎斟酌下笔的书生,每一式都带着思索的意味。

“哧哧哧……”

渐渐地,剑招速度缓缓提升,空中响起空气被快速划过的呼啸声,恰似风在耳边呼啸。

随着剑势渐起,太渊的动作逐渐加快。

剑光如风,呼啸声渐起,空气中仿佛有无数无形的丝线被剑锋割裂。

这时余沧海也看出门道来了,太渊使得的确是【松风剑法】,但是在剑招的转换变化之际,稍显滞涩,不够圆融,不像是练习多年的样子。

莫非,

他是现学现卖?

一念至此,余沧海不禁脸色大变,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。

要知道,一门剑法,除了剑招剑式之外,还涉及到剑身角度,手腕力度,肩跨手足搭配,甚至还有内气运行快慢和方式,内气的行气经脉等等。

就算有人可以过目不忘记住外在的剑法,但是人体内的内气运行是不可能被看穿的。

但是余沧海看着太渊的【松风剑法】越舞越快,剑光嚯嚯,手中的剑已经在周身布下了一片剑幕,分明是得了其剑法精髓。

甚至自己都从中有不少收获。

剑法依旧在肆虐着,山间狂风大作,呼啸的狂风带着漫天的落叶。

松林中密密麻麻的松针相互碰撞,仿若无数把微型利剑在过招,你进我退、你削我扫,热闹非凡。

良久,太渊停下了手中的剑,风也渐渐平息。

太渊的眼睛微合,不断思索拆解着刚才的剑法。

自从修行性功,记忆力是越来越好,余沧海的剑招使过一遍太渊就了然于心。

加上心神每日愈发强大,虽还无法用心观照万物,但已经可以返照自身,体察自己的肌肉收缩变化,内脏的整体规律,自身内气的流转性质。

所谓“主身者神”。

就是因为在人体统一整体中,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。

这就是说,人的形体运动,受精神意识支配;人的精神状态,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。

所以即使他并不懂青城派的内气法门,但是在舞剑的时候,每一式剑招使出,身上每一处肌肉的舒张收缩情况,是松、是绷都能了解。

这时,太渊的眼睛睁开。

眼眸中流转着奇异的光,很微弱,但很深邃!

再次舞起了手中的剑,剑光如虹,剑影如风,仿佛每一剑都与天地共鸣,山间的松林仿佛被剑势引动,松针簌簌而落,随风起舞,化作无数细小的剑影,与太渊的剑光交相辉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