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修真小说 > 漫步诸天的道士 > 第96章 一封拜帖,解剑池前

第96章 一封拜帖,解剑池前(1 / 2)

武当山又名太和山、谢罗山、参上山、仙室山,古有太岳、玄岳、大岳”之称。

本朝开国之际,道家千古大宗师张三丰在此开创武当派。

故而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、治世玄岳,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。

武当之名,最早出现在《汉书》中,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,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。

此山山势奇特,一峰擎天,众峰拱卫,既有泰山之雄,又有华山之险,悬崖、深涧、幽洞、清泉星罗棋布。

清晨,紫霄宫前,空地上。

当今武当掌教冲虚道人正在做早课。

迎着朝阳紫气,冲虚道人默运心诀,动作舒展,正是武当派的最高心法,传自武当开派祖师张三丰的《纯阳无极功》。

此功内外双修,动静结合,内练五脏六腑,外练筋骨皮。

通过长期吸运、闭、喷气,并配合身体外部、躯干、四肢的一系列特定动作的锻炼和排打,达到却邪扶正,治伤除病,外可抗击承打之功效。

所以别看冲虚道人身材清癯,但他的肉身可不比那些专修外功的筋肉虬结的人弱多少。

心法起,内气转,长剑动,随身舞。

动作缓慢,不见丝毫烟火气;但若有剑术达人在此,便能明白冲虚道人的剑术已入化境。

轻灵柔和,绵绵不断,重意不重力,优美潇洒,剑法清楚,已深得武当武功的精髓。

冲虚道人舞的正是他浸淫六七十年的《太极剑法》。

一招一式,远近收缩自如,汇集阴阳两极之气,无论剑之轻重,也可以远近收缩自如;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动作协调,松沉自然、劲力顺达。

如此内气和剑诀配合着循环一周,身子便如灌甘露,丹田里的真气似香烟缭绕,悠游自在,这就是所谓氤氲紫气。

晨钟余韵中,冲虚道人做完早课,缓缓吐出一口浊气。

他刚睁开眼,就瞥见殿门外的青石板上,小道童清微正踮着脚尖来回踱步,怀里紧紧抱着一封素白信帖,道袍下摆沾满了晨露。

他举起信帖时,“师祖爷,有人递了拜帖,说三日后要来武当山拜访。”

冲虚道人闻言,不禁微微一怔,诧异道:“拜帖?”

哪个人会在大清早的给人递拜帖?

小道童眼睛亮晶晶的:“是只仙鹤送来的!就停在解剑石上,还对我点头行礼呢!“

“仙鹤送信??”冲虚道人喃喃自语。

“是啊!”小道童清微想起那只仙鹤,眼里都有些发光,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,“这么高的鹤冠,翅膀展开比紫霄宫的经幡还宽,它飞起来的时候,就像一朵白云在天空中飘荡,可神俊了!“

冲虚道人想了一会儿,问道:“能驱使仙鹤送信,看来是位异人,拜帖上落款的是何人?”

“崇道观——太渊!”清微脆生生地答道。

冲虚道人听到“崇道观”三字,微微皱眉,思索片刻后,终于回想起了崇道观的来历。

“原来如此,是东南台州府的全真道统,紫阳传承。只是近些年来,似乎已经没落了,门人弟子寥寥无几。只是不知这位太渊道长所为何事而来?”

冲虚道人一边说道,一边轻轻摩挲着手中的信帖。

他心想,看这仙鹤送帖的手段,这位太渊道长应该是还有些异术。

不过,冲虚道人也没将此事太过放在心上。毕竟武当派如今执武林正道之牛耳,声名远扬,一些光景不佳的道门朋友向武当寻求帮助,这在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。

冲虚道人展开拜帖,只见洒金笺上墨痕如鹤舞,字迹清逸出尘:

【贫道太渊顿首再拜,谨奉书于武当山冲虚掌教尊前:

久仰仙山道德,素钦玄门正宗。紫霄瑞气,常萦梦寐;金顶祥云,久慕风仪。

窃闻武当乃真武显圣之地,道长继三丰祖师衣钵,道贯天人,德配乾坤,使末学后进心驰神往。

今携劣徒登门,一为闽中林氏子平之,性虽鲁钝,尚知向道;一为东瀛浪人绯村剑心,虽出身异域,亦慕玄风。另随行灵禽白凤,乃丹穴仙种,颇通人性。欲于三日后巳时造访仙山,一则为两派道谊,二则请益玄门真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