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修真小说 > 诸天:从魔改笑傲江湖开始 > 第183章 龙门派多了个木道人

第183章 龙门派多了个木道人(1 / 2)

龙门派的大殿内,气氛庄严肃穆,阳光透过雕花窗棂,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,尘埃在光柱中肆意飞舞。

柳易身着一袭素净道袍,端坐在台上,神色平和却又隐隐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深邃。

他微微抬眸,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专注聆听的龙门派弟子们,心中涌起一丝激动,这些年轻的面孔,承载着龙门派的未来,也关乎着他所理解的全真之道能否在此界传承发扬。

“我所在的世界中,全真以‘三教圆融、识心见性、独全其真’为宗旨,奉《道德经》、《清静经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心经》、《全真立教十五论》等为经典。”柳易声音沉稳,不疾不徐,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。

“我师有言,全真道统,当以修己、弘道、护生为己任,学儒、尊佛、信道,三教圆融,识心见性,方为全真。”提及恩师教诲,柳易眼中闪过一抹追忆之色。

当年,在全真教重立大典前的一晚,岳不群字斟句酌的缓缓诉说自己的理念,柳易则执笔将岳不群所言悉数记载下来。师徒二人删改多次,才有了后面全真教大典上的精妙之言。

时光流转,他带着岳不群的全真之道,游走了多个世界,如今他又将这份理念和传承带到了元界,希望岳不群的道能在这里传扬。

“我习武百二十年,悟道百年,于全真一道,也颇有感受。”柳易微微顿了顿,内心泛起波澜,这漫长岁月中的点点滴滴,桩桩件件,各个世界认识的人,经过的事,都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。

无数次在困境中对道的思索与探寻,此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

“儒释道三家,我各有一言。”柳易目光炯炯,语气坚定。

“儒者,仁也,仁者无敌。”

随着他的话音,大殿中浮现出儒家先贤们心怀天下、以仁爱治国的画面。仁,是儒家的核心,也是世间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
而柳易的操作也看的龙门派的弟子们惊奇不已,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上课的,竟然耗费精力专门演化出对应的场景来。不过也因为柳易的这一手,使得弟子们越发期待柳易所讲。

“佛者,觉也,觉者无惑。”

说到佛,画面一转,佛陀渡人的画面展现在眼前。只见那佛光普照在生灵身上,众生面色缓缓变化,在觉悟中解脱烦恼。

“道者,行也,行者无迹。”

讲到这,柳易演化出来的画面再次变化,变成了天地万物,柳易所经历过的各个世界,各种景象不断流转。

柳易在用自己的方式解释道,描绘那个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力量。

道在他心中,便如同潺潺溪流,虽无声无息,却能润泽万物。

“全真,就是儒释道皆通,以仁爱之心,解世间之惑,行利民之事。”

“看似是主张入世修行,实则入世即出世。正所谓大隐隐于市,小隐隐于野。道者行走于天地间,无处不是道。”正如同柳易所说,真正的道,并非远离尘世,而是在世间的磨砺中体悟。

“元界之中,儒释道三家,是主流学说。”柳易环顾四周,神色凝重,“这里有着比下界更加丰厚的资源,大家一定要珍惜。”

“我们全真跟其他道统不一样,他们重门户之见。而我们虽属道家,可却是兼容并蓄的道家。儒家的思想,佛家的智慧,道家的眼界,有用的都要学习。”

“自古以来,多少个世界里,凡是真正的有道全真,哪个不是儒释道皆通,三教法门皆明?”他加重语气。

“比如我所在的世界,有一话本,名西游记,改编自大唐玄奘法师游记。剧情大家应该都了解,我也不多说了。”柳易嘴角微微上扬,想起《西游记》中那些精彩的故事,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。

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听到那首歌。“猴哥猴哥,你真了不得,五行大山压不住你,蹦出个孙行者!”

柳易回过神来,继续说道。“那话本里面的主角孙悟空,拜入佛门前,有一师父菩提祖师,乃是无上大能。”

“他的实力,无人可知,只能从侧面描写中知道,他乃是天地之间第一流的人物。而这位菩提祖师便是儒释道皆通的高人,在佛门,他的佛法堪比佛祖,在道家,他的道行可比三清祖师......”柳易详细描述着,希望龙门派的弟子们能从菩提祖师的身上,领悟到何为真正的三教圆融。

“如此大能,他的道场在哪呢?书中有一句诗号:灵台方寸山,斜月三星洞。大家都能理解这是什么地方,就是‘心’。”柳易微微闭眼,仿佛在感悟那神秘的意境,“所以,儒释道,皆在一心。”

“无论何种教义,最终都要回归内心的修行。”

“今日,我们便先从佛门经意说起。佛教的法门,就如同我刚才说的,要点在一个‘觉’字,所以佛门佛陀也称作觉者。”柳易睁开眼睛,目光扫过台下,看到弟子们专注的神情,心中很是满意。

“佛有十大通号:如来.应供.正遍知.明行足.善逝.世间解.无上士.调御丈夫.天人师.佛世尊......”他耐心讲解着,希望弟子们能对佛教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...

“我先传你们佛门功法的代表作,易筋经。当然,这是我们那方世界的易筋经,可不是这元界佛门禅宗少林寺的易筋经。”

“他们如今那易筋经,早都不知道修订完善过多少版本了。早已不是原本易筋经的范畴,只是为了纪念禅宗祖师达摩,才沿用此名。”柳易详细解释着,给弟子们讲清楚其中的区别。可别让人以为他有人家的镇派功法,这要是传出去可是大问题。

“易筋经的理念,是诸位需要体悟的,既有佛门金身的脱胎换骨之意,也有佛教发源地的古瑜伽术的影子。”他一边说着,一边在心中回忆易筋经的修炼要点,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授下去。

至于易筋经怎么来的,华山派都统治世界了,有你少林的传承,不是很正常嘛。

“说到这,我等会再给大家讲一下神足经,属于是古瑜伽术的本土化。恰好这本秘籍我也有。”

......

华山麾下的世界发生剧烈的变革之时,留在元界里的柳易道家法身也渐渐的融入了龙门派。

每日,柳易或是为龙门派弟子开讲道法;或是传授功法技艺,从不闲着,仿佛忘了自己的华山,忘了曾经的一切。

他就这样缓慢而坚定地提升着龙门派的实力,看着龙门派在自己的努力下逐渐壮大,心中充满成就感。

柳易还将自家华山派的管理模式改了改,用在了龙门派,充分的发挥个人的主动性。

喜欢打架的就编入护法堂,让那些热血好战的弟子能找到施展拳脚的地方;喜欢一心修道的就调进守静堂,那里清幽的环境适合他们潜心修行;悟性一般却机敏聪辩的去负责外事堂,他们能凭借自身优势处理好门派对外事务。

柳易没有以自己的身份去操办这些事,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掌门悟真道长。

柳易虽有想法,但悟真才是龙门派的主心骨。他愿意听,那就用柳易之法,不想听,柳易也不强求。

好在悟真还是听得进去建议的,而且他也想留住柳易。毕竟柳易展现出来的实力,那可是法相境高手,龙门派急缺这种顶尖高手。

悟真也时常暗自庆幸,能有柳易这样的高人相助,龙门派的未来充满希望。

至于柳易真正实力乃是法身境的高人,悟真根本没往那个方面想。

谁家法身高人,或者说王者之尊,会愿意投入他人的势力中啊???

就算是同一宗派的,也肯定熟悉之后就夺权了。谁会像柳易一般,对待实力不如他的人还这么恭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