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13章理论框架
看厌倦风景是什么时候呢。
奚存青不说,林德也无从猜起,他问奚存青什么时候能给他一个能随时随地联系上他的方式,奚存青老是不声不响玩消失,让他有什么事想找他也无从找起,很难办啊。
“在你心里。”
林德楞住,脸红了。
奚存青神色微微变化:“镇道大剑。”
“噢噢,你说的是那个啊。”林德若无其事,当即有兴致尝试一番,他知道镇道大剑内有类似奚存青分魂一类的存在,不过镇道大剑除了两次直面白神的时候出来过一次,其他全无动静,平时也没有被窥视的感觉,他几乎遗忘了他体内还有这把剑的存在。
他心神沉入,尝试去接触镇道大剑,仅仅是触碰到大剑表面,却好像掌心贴合般的温暖,心有灵犀。
“哦……这就是……”林德既惊讶又好奇,这样就可以与奚存青随时联系了吗。
“最好不要常用。”奚存青不无担心地提醒,镇道大剑仅是镇道而已,化身是为了及时感知情况以便迅速找到人。若是起用频繁,奚存青自己都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意外情况。
林德不知缘由,饶有兴致地绕着镇道大剑到处敲敲打打,更试图进入镇道大剑内部的奇妙小世界,然而他进不去,怎么都进不去。
屡次尝试失败,他也就放弃了,退出来。奚存青正好转头看向窗景,今天阳光真不错。
闲着也是闲着,他便说:“大哥,我有个事儿想问你,方不方便说?”
“你问了我才知道能不能告诉你。”
这个疑惑从阿昌告诉他种种关于幽界的秘辛时就种下了,且“亲眼”目睹众识之海平稳顺畅的一面更增加了他的疑惑,让他意识到阿昌所说的或许并不是全部,眼下终于有机会询问,正好能与阿昌的话行成对照。
教宗对灵魂研究了上千年,不可能对幽界不了解吧?
首先就是幽界的稳定表相和上下界相。
奚存青沉默了会,他不是不知道,而是纠结林德究竟是从哪得来的知识,这种秘辛不是修士界的顶层很难知晓。
或许是他所信仰的神明告诉他的……可他不老是说神在睡觉没空理人么?而且既然知道了丁点线索,为什么不告诉全?
按捺下疑惑暂且不表,奚存青道:“你说的包子论,对,也不全对。
“包子论是对幽界最浅显的认知,是实在没办法的解释办法,幽界的真实情况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。硬以包子作比,上下界相是包子皮,稳定相是包子馅,实际推测情况是,这两者之间可能是处于一种难以想象的混合状态,唯有在存在人为观测时,这两者会立即分开,变成‘包子皮’包馅的状态。”
林德听得发懵,半懂不懂地继续点头:“嗯,继续说。”
“由幽界推及到现实人间,幽界与人间又是相互包含的关系,人间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踏入幽界,幽界亦是如此,幽界与人间更难断定包子皮与包子馅的关系。这两者也是混合的。
“再由我们足下的人间与幽界推广到天穹之外,我们所能目睹的一切星辰与广袤的星空。幽界究竟有多大,它是否与我们所能探测观察到的星空一样大?对于整个星空来说,幽界是包子馅,还是包子皮?也是个未解之谜。”
林德醒悟了几分:“这么说幽界与人间、现实世界是混沌难分的状态?”
“对。”奚存青点头,“你说的众识之海,教宗内部对它的来历与结构亦是众说纷纭,基本认知是众识之海与人族的出现紧密相连,当然,有思智的妖兽也在其内。无数生灵的潜意识共同组成众识之海,支撑整片海洋的骨架仍是未知。”
“未知?”
“真不知道,众识之海太过凶险,通天境大修亦不能久待,更遑论研究了,现在对众识之海的一点认知,都是前辈几乎拼上命才带回来的消息,且仅仅止于推测。”
林德陷入沉思,连教宗都对众识之海了解不多吗……回想融合神格干涉刘家交易的事,他忽然想,信仰愿力与神明的关系,是不是与众识之海的存在息息相关?
极有可能!
“教宗已经飞升的先辈就没带回来一些消息吗?”
奚存青默然了一会:“没有。”
林德睨着他的脸色,心想这其中怕是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,识趣地转移话题:“教宗对幽界还有什么别的理论吗?”
“有,当然有。”
那是教宗内部最激进的理论。根据真实的仙庭历史,所谓“飞升”,不过是一批强者共同打造了一片人造仙境,呼风唤雨是自有神通,与传说里一念动天地,言出法随的大神通有根本上的差异,归根结底,因为这个世界太小了。
激进理论认为,可能与整个广袤星空海洋链接的众识之海才是“升仙”所必须历经的一劫,而不是单纯的境界突破。从这个小世界突破到更广袤、星海中无数文明、无数智慧汇合而成的真正的众识之海,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,这才是“道”,真正的天人合一,真正意义上的成仙。
“激进理论的基础在于认为众识之海包含在一个更大的众识之海上,但是这样世界的结构就更混乱复杂了,更加不可想象,而且没有证据,仅在于理论——也只能是理论。”
林德沉默。
激进理论说不定是正确的,但是教宗没多少人敢去尝试,一是没有切实的证据,二是有资格敢去尝试的人几乎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