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修真小说 > 外神的自我修养 > 第0464章 天下大乱

第0464章 天下大乱(1 / 2)

第0464章天下大乱

周明润嘿嘿一笑,丝毫不见心虚之态。

这棋盘还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做好,说是三天,现在看来怕是三年都不止。

不过他没太大反感就是了,他想做慢一点,就随他去吧。

白淳门这边,清珏看到了信,也看到了从木望乡逃来的人。门主不在,远在天宝的乔海印也不确定到底该不该收留这帮大逆不道的反贼,丢给黄风自己做主,黄风纠结了半天,平时白淳门的部分经费也有唐松送来的一份,现在不收留好像不太能说得过去,拍板允许收留,人员分散到白淳门在卫血峒附近的产业去,都是陌生面孔的凡人,往工坊商铺后台一塞,任谁也不知道这帮人是千里迢迢跑过来的反贼。

据乔海印传来的消息,天宝街头已经出现了唐松的缉捕令,唐松本人还在外潜逃,没有跟起事的凡人一起到卫血峒。助理严宇说,唐掌柜是故意这样的,怕朝廷追查连累到他们,他独自行动可以减少拖累。

于理没错。

清珏看到了希望,也看到了失望。希望是终于看到了承宣王朝颠覆的迹象,失望是她感觉唐松并没有做好举事起兵谋夺天下的准备,归根结底一个商人,再怎么被逼上绝路,还有一些家底,不可能这么早就把一切都赌上。

唐松既是为了逃避追捕,估计也存着散播消息的心思,一旦听说有人先反了,各地怀有异心的人士大概率也会起兵举事,星星点点,形成四野燎原之势,承宣王朝处处灭火,兵力调遣不济,自然无暇顾及太多,那时唐松的操作空间就大得多。

但清珏还是很失望。

没了天下第一位起事的名头,唐松以后能干出多大的基业?

收到赵小路的信,她看到了另一种选择。赵小路把自己如何被他哄着加入了他的计划如实道来,还有怀祥县目前的状况,进县城后观察到的现状,军队的进驻对百姓没有太大影响,目前还很守规矩,县城只进不出,但防不住会遁术的修士,不过他对周明润的计划实在不放心,请她指点迷津,看有无其他更妙的办法。

仔细品读赵小路上贼船的前因后果,清珏先是觉得荒唐,后觉得好笑。

居然被送一副棋盘这种理由拖住,还奇妙地恰巧迎上了唐松杀县令这桩大事,该说是偶然呢,还是天意呢?

或许是天意吧。

不过从这些只言片语来看,这帮人依旧问题多多,看不出什么气候来。清珏凝思良久,又翻找了一阵承宣王朝的疆域地图,找出怀祥县的地理位置,怀祥县有烟草产业,不算穷,只是刚被唐掌柜的率人洗劫,剩下来的怕是没多少,目光放到邻近县上,取纸笔磨墨,将事项一一写来。

“信已阅,粗看下来,你们有四缺之急迫,一缺少人手,二缺乏钱粮,三缺师出之名,四缺乏有名望之士。

“先论缺乏人手及钱粮问题。怀祥县财库武备被唐松洗劫过一遍,不便作为起事之地,隔县之地金昌县背靠惠泉山脉,斜穿响阳江,水陆皆通,人丁充足,鱼米皆有,地势东低北高,可谋长久大计。

“人手问题。驻扎在怀祥县的军队若能收归己用,倒是个不错的家底,起事集兵须要谨记,一般的散人游寇可收为己用,但必须先经受训练,以严明军纪去其恶劣旧习,方有一二分对战朝廷真正精兵的希望,不然,只是一盘散沙,一战即溃。”

“举兵起事之名,观古照今,或清君侧,或复旧朝,或诛暴君。以今之大势,诛暴君之名最为合适。承宣皇帝治国无道,横征暴敛,早失民心天意,当以顺承天意者继之。”

“名望之士,可暂时从长计议,但不可不多加注意。世有隐士高人,常人难见。得大势者,身边必是人才济济,能者如云,厚待儒门学子,可得益名。”

清珏写完,再思考了一会,决定帮忙写份征讨檄文,檄文最好在承宣四处起火、大厦将倾时颁布广而告之最合适,但在那之前,引用檄文部分语句未尝不可,至少可以为这个“周明润”提前组织好煽动时的理由语言。

檄文起草稿,修改润色数十遍,直到读着朗朗上口,意思清楚明白,易于传播。清珏再定稿誊抄,与书信放在一起,信末尾告诉檄文作用,并提醒赵小路有重大进展的话,记得及时送信来告知,她现在还不适合亲身来帮他,周明润能否值得追随,也是有待观察的事。“若觉不对,大可径直离去,不必怀有任何愧疚之心,凡人之寿于修士不过弹指须臾,国祚变动、朝代更替也不过是天命轮回,且随他去,与你无关。”

周明润……你能不能把那千人收为己用?真期待啊。

赵小路收到回信时,一千人的军队已经正式开拔,向木望乡进发,通读全信,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
赵小路看完给周明润看,周明润看了半天,干笑了下:“你老师不怎么信我啊。”

“但檄文和指的出路没错。嗯,那一千人的军队你打算怎么收服?”

“本来就不可能硬拼的嘛。”周明润收起信,“我的计划很简单,等他们进驻了木望乡,摸到他们中军帐去,把那个武官头头砍了,文官头头抓起来示众,头儿被抓了,底下的群龙无首,我再登高一呼,收服还不是轻轻松松?”

赵小路听着很无奈:“谁去砍那个武官头头?我是不会出手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