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纳布鞋(1 / 2)

正文纳布鞋

26纳布鞋

到了淡季,农庄的生意少了不少,张雁分出大部分精力侍弄菜园子,傅盛也把重心放在了后山的桃林上。

梁英愁了起来,农庄生意少了,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人,她少了这份工资,家里可怎么办。

原来家里种点田,自己寻摸着做些小时工,有时候也把菜园子里的菜挑到镇上卖,也能弄一点钱在手里。

家里的是完全指望不上了,儿子媳妇在外面不回来,也不往家里寄钱,老头子就知道天天泡在麻将馆里,要不是她性格泼辣,迟早整个家都要被拿去赌。

好不容易在农庄做点事,攒了点钱留给孙子交学费,但是现在农庄生意少了,张雁不可能留着人在那里白开工资,所以她们都回家了,等到旺季再来。

梁英提着小篮子去农庄,小孙子跟在她后面,虽然现在不用在农庄做事了,但她经常过去坐坐,毕竟那里环境好,还能跟大家伙儿拉家常。

她去的时候张雁正在院子里择菜,傅一安也在旁边做事,她把篮子往地上一搁,张雁擡头看了她一眼,招呼道:“来啦,自己在屋里搬把椅子吧。”

农庄门口有棵大白果树,也就是银杏树,当初建农家乐的时候傅一安千叮咛万嘱咐不能伤到这棵树了,现在果然长得好好的,枝繁叶茂,傅家人有时候就会坐在树下干活。

梁英搬了把椅子出来,跟他们一起坐在树下,小孙子熟门熟路的进了农庄里面,找婷婷玩去了。

梁英把篮子里做到一半的鞋子拿出来,千层底已经纳好了,现在是往鞋底上缝上鞋面,这鞋面也做的好看,黄色的布上缀着耳朵,然后用彩线绣出眼睛鼻子之类的,是个小老虎的模样。

张雁“呀”的一声,伸手过来拿布鞋,托在手上看,对傅一安说:“你小时候你婶子还给你做过鞋子,这么些年过去了,手艺还是这么好。”

梁英不好意思的笑道:“就是一双布鞋而已,现在哪还有人穿了,我这也是没办法,小虎穿鞋子太费了,我自己做的结实点。”

傅一安也把鞋子拿过去看,这鞋子的工艺虽然说不上是巧夺天工,但也是非常细致的,小老虎绣的十分可爱。

“婶子,你这鞋做的真好看,我都想求你给我做一双了。”

梁英说:“你们年轻人还会穿做的布鞋?”

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赶潮流,脚上都是各大潮牌,哪还会有人穿手工做的鞋子。

“我就会穿,我觉得这布鞋穿起来很舒服,在家做事穿正合适。”

梁英很开心,说:“那行,我给你量一下尺寸,回头给你做一双。”

张雁也说道:“顺便帮我做一双吧,我做事的时候穿,不累脚。”

傅一安把鞋子还给梁英,说:“那麻烦婶子了,我先把钱给你。”

梁英连忙推拒,说:“哪能要钱啊,又不是什么好东西。”

“婶子,你就别推了,现在就是做衣服也是要出手工费的,更何况是做鞋,而且你的手艺这么好,花钱买也不亏。”

张雁也在旁边说:“姐,你要是不要钱,我也不敢让你帮我做,你就接着吧。”

梁英还要推拒,傅一安直接说:“婶子,别说了,你不要我就给小虎。”

梁英只好不再说了。

傅一安是在编竹篮,这竹子不是后山的,而是他去姥姥家砍来的,比他家的要粗上很多。这门手艺他还是在姥爷那里学来的,姥爷做的一手好竹编,家里装东西的竹篮竹筐都是姥爷编的。

今天他也是想到日后摘桃子什么的需要竹篮,所以才去砍了竹子回来。他对后山桃林的打算是自己卖一部分,游客自助采摘一部分,所以篮子什么的必不可少,毕竟这个比起塑料袋来说更加的环保。

傅一安用篾刀将毛竹劈成厚度均等的竹片,用火稍微熏烤,待到竹片有韧劲的时候将其纵横编织起来,没一会儿,一个大致的框架便显现出来。

被劈开的毛竹边缘锋利的很,傅一安常年读书,尽管现在做了大半年的活,手依然生嫩,不小心就是一道口子。

张雁看到了,说:“你就非要光着手搞,看吧,又割到了,进去自己找个创可贴,回头把手套戴上。”

傅一安一脸不在意,说:“又不疼,带什么手套,耽误做事。”

张雁只好转头对着农庄里面喊道:“小凉,小凉,你在不在?”

“在这在这。”简凉从里面跑出来,他正在大厅里画三只橘猫,听到张雁的声音就跑出来了。

三只橘猫跟在后面一起往外跑,像三团橘色的绒线球一般,经过这么长时间,它们越发的胖了。

“阿姨在择菜,腾不开手,麻烦你去家里的柜子里找一下创可贴和编织手套。”

简凉一听连忙问:“阿姨你手受伤了吗?我马上去拿。”

张雁瞪了一眼傅一安,说:“不是我,是这个混小子,不听话!麻烦你了。”

简凉马上把视线转向傅一安,傅一安立刻说:“我妈就喜欢夸大其词,没事儿。”

简凉看了一眼他的手,发现是不太严重,不过他还是说了句:“爱惜点自己,知道不知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