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赵县(1 / 2)

正文赵县

41赵县

赵县之所以叫赵县,原因就是县里的人大多姓赵,据说祖上曾是大户人家,家族儿女多,再加上在还有家奴的朝代,很多仆人都随着主人姓,于是这姓氏就分布的越来越广,最后有了赵县。

赵县的工业发展的不错,除了傅一安知道的玻璃厂,还有电子厂,食品加工厂,为整个县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。在别的县都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挣钱时,他们县里的人早就开始拿工资了。

傅一安这一次来,除了帮他们买玻璃瓶之外,还有一件事儿,他来学一学别人办厂的经验,他也想在桃乡村开个厂,只是还没有跟家里人说。

他高中时候的一个同学,上学时关系还不错,他爸就是开玻璃厂的,不是因为他,傅一安也不会太了解赵县的发展。

这一次他提前联系了这个同学,对于傅一安的到来,这个同学表示了热切的欢迎,他一毕业就回来继承他爸的事业了,倒是没怎么和同窗好友联系。

傅一安找了个地方把车停好,给他这个同学打了个电话。

同学叫赵澧,傅一安大概还记得他高中时候的样子,长得又高又壮,结果被秘书带到办公室一看,差点认不出来了。

赵澧依旧是很高,只是胖了不少,不像上学时那样强壮,多了些虚胖的样子。

老同学见面,感情自然是热烈的,赵澧上来就抱了傅一安一下,几句话下来,几年没见的疏离感就烟消云散了。

傅一安给赵澧介绍了简凉他们,赵澧十分熟络的过去握手,又引着他们坐下来说话。

赵澧看了看他,又看了看自己,叹道:“你还是一点都没变啊。看我,一点都没有过去的样子了。”

傅一安笑道:“你这是日子过的太舒服了,我还羡慕不过来了。”

赵澧喝了口茶,说:“以前还行,现在生意也不好做。赵县这么小块儿地方,光是玻璃厂就有三家。以前人工便宜,现在也贵了……”

傅一安也跟着叹口气:“谁说不是呢,就是在外面上班,工作也不好找,不过好歹咱们自己是老板,过的自在些。”

“也是,就剩下这么点好处了。”

几句闲话下来,傅一安才正儿八经提出自己想去参观一下场子,赵澧立即同意了,自己走在前面,傅一安他们几个缀在后边,听他一边讲话,一边自己也打量着周围。

场子的占地面积不大,约有一个足球场的大小,从大门进来,迎面的第一栋建筑就是办公楼,大约是管理层少的原因,楼房盖的矮矮的,看起来有些年头了。

往里走就是厂房,虽然看着也旧,但是内里的机器是新换的,赵澧领着他们看了一圈,傅一安心里也算是有个大致的了解。

“这次真是多亏了你,不然我真是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。”傅一安真心诚意的道了句谢。

赵澧拍了拍他的肩,道:“嗨,咱们还计较这些,你有生意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我,兄弟我也高兴。”

眼见着也到了中午,赵澧留他们吃饭,赵县的饭馆还是蛮多的,也不需要订位子,直接过去就行了。

等菜上来的功夫,傅一安跟赵澧说:“我自己在桃乡搞了个农家乐,你有空也来尝尝。”

赵澧自然是很爽快的应下了,一番推杯换盏,等走出馆子已经是下午了,傅一安直接跟赵澧告别,因为喝了酒的缘故,返程是夏梦开的车。

简凉没有驾照,他原来那个身体,唐梅哪舍得让他学驾照,反正家里有司机,并非是个必需品。

不过现在看来,驾照还是考一个比较好,他们三个人以后合伙办苗圃,估计要开车送货,总不可能只指望着那两个人,还是自己有更好。

青山镇有驾校,傅一安就是高中毕业的暑假在那里学的,一整个暑假下来,晒成了一块儿黑炭,傅一安瞟了眼简凉,白白嫩嫩的,也不知道经不经得住一晒。

“简凉,要不要去学驾照?”傅一安自己在脑子里盘算半天,总得问一问当事人自己愿不愿意。

“去哪学啊?远不远?”简凉是一点都不想离开青山镇,他来到这里也没去过别的地方,太远了一定会不习惯。

“不远,就在青山镇。”

简凉考虑了一下,想到驾照这个东西还是蛮必要的,点点头答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