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,谢墨白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满意。他仔细回想杨初盈的性格、过往、以及对杨家的复杂形势。基于自己的判断和了解,谢墨白认为,兰润绝对不会是杨初盈的底牌。
底牌,应该被隐藏得越严密越好。除非……底牌之后还有底牌。比如兰润这样,虽然不在明面上,但是花费一番功夫,还是能够查到杨初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。这更像是另一种挡箭牌。
当然,如果怕水深,这个时候完全可以选择不投资兰润。但兰润确实是一个优质项目,想要获得回报,怎么能害怕花费功夫呢?
更何况,杨初盈身份特殊,她是顾幼岚看中的“未来儿媳”。谢墨白第一反应,就是要借着合作之机,查清杨初盈的底细。
于是,谢墨白要求明光投资,马上去查杨初盈的其他资产信息。
这当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,如同大海捞针一般。
如果能够这么轻易地,摸清杨初盈的底牌,她有什么底气,去和杨家其他人进行争夺呢?
但是,谢墨白仍然没有放弃尝试。他也不能未卜先知,也不知道能查出来什么。他只是习惯性地谋划在前,想要提前把筹码抓在自己手里。
而且,谢墨白最擅长发现对手的破绽。就在明光团队一筹莫展的时候,他另辟蹊径给了方向。
明光投资在医药和护肤领域,本来就有一定的资源积累。谢墨白要求明光投资,将这个领域企业,依据创立年限、产品方向和经营风格等内容,进行筛选。
创立年限,是考虑到杨初盈的年龄以及她步入商界的时间。在兰润成立前后几年,新成立、或者发生过重大股权变动导致管理层大换血的公司,都要重点去查。
产品方向方面,谢墨白认为杨初盈不会放弃自己的资源优势,应该会依然会主攻医药护肤行业。同时,她名下其他企业,主营产品应该与兰润有所区分,避免太过同质化。否则就成了左手和右手竞争。
再考虑到经营,虽然杨初盈的其他公司,假设她有,产品买点可能不同,但是同一个人掌管的企业,在决策风格、营销风格、营销手段等方面,肯定会有某些相似。成功经验是也会彼此借鉴的。
最后,再查查人员流通。兰润现在的管理层,以前在哪些企业任职过。兰润跳槽离职的高层人员,又去了那些企业。
本来看上去一头雾水的工作,经由谢墨白一分析,瞬间有了不少思路。明光投资的团队,本来就高效而专业,再加上运气也不错,很快发现了蛛丝马迹。
他们按照谢墨白的要求,硬是从一二十万家注册的护肤品企业中,从选出了几家疑似的公司。
这个工作真不亚于大海捞针。辛策带领明光上下,苦战许久,最后才拿出了结果,当时满脸唏嘘。只要小谢总他想,一根针就是掉进大海里,也照样捞出来。
太令人钦佩,也太令人畏惧了……
大海捞针的难度,首先在于,要捅破这张窗户纸,想到海里有“针”。其次,要能通过各种分析确定方向,再详细搜集全面信息,根据线索去圈定这根“针”所在的大致范围。最后捞起这根“针”,反而是最容易的了。
拿到疑似名单之后,以国昌集团的实力,有目标地去查,这几家和杨初盈之间是否存在联系。这个难度就小得多了。
于是,谢墨白很快发现了两家企业。一家就是他告诉杨初盈的“花之禾”。另一家,“凯宝”主营婴幼儿洗护产品。这两家企业分别掌握了康颜集团3%多一点的股份。
和“兰润”加起来,刚好超过8%!
杨初盈花费了多少功夫,多少心思,来进行层层掩饰,她自己最清楚。可这样都被谢墨白全扒出来了!
她只要想一想,就觉得浑身发凉。
杨初盈上身前倾,急切地问:“你到底怎么发现的?”
谢墨白但笑不语,他的面容仍然显得那样清俊,可看在杨初盈眼中,只觉得高深莫测。杨初盈咬咬牙,“我欠小谢总一个人情,请你指点迷津!”
可谢墨白不打算给她答疑解惑。知识和信息永远无价。请他做老师,学费也是无价。
他能轻而易举看透杨初盈在着急什么,于是直言不讳:“我能查出来,不代表杨家其他人也能查出来。而且……”
谢墨白坦然地道:“有些事情,我虽然知道了,可也就到此为止了。”他又淡淡补充了一句:“无论今天的合作,成与不成。”
这就是在承诺,不会把杨初盈的动作,告诉她家里的其他人。
杨初盈凝眉不语,她能相信谢墨白吗?可是她不相信,又能怎么样呢?
被抓住短板,没有选择的权利。人家凭本事查出来的东西,没有来管她要封口费,就算是万幸了。现在还能主动承诺为她保密,已经给足t了体面,已经足够有风度了。
杨初盈自认技不如人,也甘拜下风。她只是想知道,自己究竟输在了哪里。前事不忘,后事之鉴。可谢墨白显然不打算告诉他答案,杨初盈手上也没有能打动他的筹码,只好无奈地放弃了这个的想法。
越是不明内情,就越是敬畏。她心有余悸,忍不住感慨道:“小谢总,你的手段,我心服口服!”真是好深沉的心机,好高明的手腕!
她的夸赞,谢墨白却并没有认下。他既然想要投资兰润,就没有必要让杨初盈觉得,她是受到了胁迫。一个心中不情不愿的合作者,不是好的合作者。
于是,谢墨白把话挑明:“我并没有什么手段,也并不贪婪。我只是在确保,自己能够到应得的报酬。”
他必须要让杨初盈明白,即使给出30%,大家也是双赢,而并不是杨初盈单方面的吃亏。甚至,她还占了便宜。
“资金的数目很重要,但却不是最重要。更重要的是,投资来自哪里,投入到哪里?”
他修长的手指,敲敲桌面。神情还是那样沉静无波,“这笔钱来自于明光投资,来自于国昌集团。它将投入到兰润。”
谢墨白含笑反问,意有所指:“可再以后,兰润因此获得的收益,又会用在哪里呢?”
杨初盈心中立即掠过一个想法。他是什么意思?他在暗示什么?
他是不是在说?如果这次合作顺利,那么以后在杨家、在康颜集团,自然是她和谢墨白最有交情,甚至可以潜在结盟。
只暗示,不明示,任由他人揣测。杨初盈盯着谢墨白的面容,去琢磨他的心思。一句话不说出来,就是它的主人。说了出来,就是他的奴隶。谢墨白还是深得其中精髓啊!
杨初盈也在飞速盘算着,这笔交易的得失。
明光投资出了一笔投资,她愿意让出25%的股份。单单从投资数额以及兰润的产值估计、发展预期来看,这非常合理的。
可是,现在谢墨白在暗示,这笔钱可以看作国昌集团对她的某种支持。而且,这笔钱给兰润带来的收益,会被她用于进一步争夺康颜集团的控制权。
这其中隐藏的利益纠葛,如果谢墨白不提出来,她自然不需要为此付出代价。可谢墨白既然看出来了,她杨初盈就必须为此支付报酬,甚至是溢价支出报酬。
因为供需关系本来就是不平衡的!
显然,杨初盈对达成合作的需求更加迫切,她暂时找不到比谢墨白更合适的投资人了。而且,她急需兰润快速发展,而后转化为她争夺家族产业的筹码。
所以,这并不是胁迫,而是真正的公平交易。
谢墨白以敏锐的眼光,看出了隐藏在水面下的真相,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身份、地位和资源,为这笔投资资金,发掘了更大的价值。
杨初盈心中苦笑。如果这样看,他额外要了5%,还真不算多,甚至都已经手下留情了。
这笔合作,不用说了,她肯定会答应,而且是心甘情愿地答应。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可是,杨初盈想的更多。
她在想谢墨白这个人!她这一次生意的合作伙伴,以及她正在相亲男人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