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(1 / 2)

第68章

“那殿下的底线是什么?”“孟临知。”

闻逍古怪地看向盛方明:“你胆子倒是不小,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。”

盛方明反问道:“殿下难道没有过这种打算吗?”

闻逍起于微末,作为冷宫出身的皇子,他少时所经历的一切灾厄,甚至连自己母亲的死,都与皇帝脱不开关系,面对皇帝这种薄情寡义、自私自利之人,闻逍难道就没有动过这些所谓的不该有的念头吗?

闻逍眺望着铺洒在街道上落日余晖,脑海中回闪着过去这十几年的点点滴滴,他也确实曾几何时对皇帝起过杀心。毕竟人是很脆弱的,只要手起刀落,皇帝的命就可以结束在他手上。

但就像孟临知说的,如果皇帝在他闻逍无权无势的时候死了,对他而言绝非好事,世家大族的斗争顷刻就能将他淹没。反观现在,他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,收买人心、培养势力、建功立业,每一件事都无可指摘,而这种印象一旦深入人心,未来也将给他带来无数好处。

现在倒是时机成熟,即使皇帝死了,他也能轻而易举地夺得那个位置。但可能是因为最近日子过得顺风顺水,闻逍甚至觉得自己的杀欲比以前淡了,他确实很久都没有动过“干脆把某某宰了吧”的念头。

更不要说现在闻逍突然觉得当皇帝也没什么好的,每天只能待在皇宫里面对一堆烦心事和奏折,没有自由也没有空闲,而孟临知昨天在河灯上写的可是“乐享凡尘,游遍山海”,他肯定更向往逍遥畅快的人生,不会喜欢这样囿于城墙中的生活吧?

而且……

提起皇位一事,闻逍忽然想到了问题,但随即他便皱着眉摇摇头,甩开了脑海中那些有些超前的担忧和愁思。

沉默片刻后,闻逍对盛方明道:“只要他不触碰到本王的底线,本王暂时也不想对他做什么。”

盛方明不解地看向闻逍,似乎不理解闻逍为何能对皇帝一忍再忍:“那殿下的底线是什么?”

闻逍不经思考便脱口而出:“孟临知。”

这过于干脆利落的回答反而让盛方明呆在了原地,过了几息后他才回过神来,迟疑道:“对殿下而言,孟大人就这么重要吗?”

闻逍抚了抚身前孟临知送给自己的玉佩:“如果没有他,就不会有我了。”

不仅仅是因为孟临知是创造这个世界的人,更是因为如果孟临知没有来到他的身边,那他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。他会像原本的剧情中那样,因为压抑的生长环境和匮乏的生存物资,而变得扭曲阴暗,甚至会成为比皇帝更加狠毒薄情之人,最后众叛亲离。

闻逍很满意现在的状态,也很感激孟临知能给他带来的这一切变化。

这方闻逍想起孟临知,面上露出了轻松快意的笑容,而那方盛方明却因为闻逍的这一席话而陷入了沉思——按理说孟临知没比他早出现多久,为什么闻逍却这么依赖孟临知?

一会儿功夫后,满怀心思的两人便回到了晋王府,盛方明按照之前说好的,正准备退下去休息,但临别前闻逍却叫住了他:“对了,许朋涵的事,你们做的不错。”

盛方明谦逊道:“殿下吩咐的事,自然要做得干净利落。”

上次离京之前,闻逍和孟临知被刺客追杀,后来盛方明等人将罪魁祸首许朋涵捉拿归案,虽然最后大皇子把许朋涵接走了,但闻逍不可能轻易饶过许朋涵,斩草不除根,等于是拿自己的命在开玩笑,因此闻逍吩咐盛方明暗中把许朋涵处理了。

在闻逍等人离京后,盛方明的人先是诱惑许朋涵去赌博欠了一屁股债,许朋涵要面子,不好意思向别人借钱,又怕挨靖南侯的骂因而没敢告诉家人,便先把自己手边值钱的东西都卖了,最后竟然还真的只差一小笔钱就能填上窟窿。

这时候盛方明的人又找上了教唆许朋涵□□的那几个狐朋狗友,让他们透露消息给许朋涵,说是冬日的狐貍毛最值钱,只要能猎上几只,许朋涵就能把欠下的钱给还完。

许朋涵这才起了富贵险中求的心思,在冬日里上山打猎,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在这出戏中,他才是那个猎物。

最后许朋涵一步步地走进了盛方明的人给他设置的圈套中,掉下山洼后被野兽袭击,狐貍没抓到,自己反而直接命丧黄泉了。

闻逍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,但他又生怕孟临知会觉得他过于赶尽杀绝,而一直没敢将此事告诉孟临知,要不是昨天碰到大皇子提起此事,他差点都要忘了。

闻逍和盛方明道别:“好了,你也早些去休息吧。”

盛方明这一路舟车劳顿地赶回京城,确实也需要好好睡一觉来恢复精力,这回他没推辞,先行离开了。

而闻逍回到院中时,恰巧碰到孟临知正在训狗,一旁则是逢月等人晾晒被褥的身影。

孟临知揪着狗耳朵,扭着它的脑袋让它看向逢月,语气严肃的教训道:“捣蛋鬼,你看看你做得好事!”

大黑垂着的脑袋压根不敢擡起来一点,它没勇气和闻逍对视,只能压着嗓子嘤嘤叫着,企图博取孟临知的怜爱之心。

可这会儿孟临知显然还在气头上,他哼了一声道:“就该让你去帮逢月他们洗床褥!”

一时间,院子中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笑声,有侍女玩笑道:“大黑来帮忙,怕不是越帮越忙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