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ontent>
这些云贵土司的军队,可不是那些来自遥远北方、不适应缅甸水土气候的北方汉人。
这些来自云贵地区的土司军队,他们原本生活成长的故乡,就与缅北地区山水相连。
因此,他们这些人到了缅北之后,不管是这里的地形地貌,还是这里的水土气候,适应起来都十分容易,根本不存在水土不服、气候不适的问题。
而原本被大明朝的君臣文官们看不上眼的缅甸土地,对于这些原来就生活在高山密林蛮烟僰雨之中的水西彝人、穿青苗人以及云南的凉山彝人来说,却是梦寐以求的良田福地。
这些人自从被封到缅北之后,一年多来,在云贵总督朱燮元的支持之下,纷纷南下作战,一个接着一个地将朝廷明旨封给他们的土地拿到了手中。
被封为孟养卫指挥使的罗乾象,率领着麾下骁勇善战的穿青苗兵两千五百多人,还有这些穿青苗兵的妻儿老小数千口,占据了原来大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孟养府的治所密支那,驱赶了当地的缅族人,并以联姻通婚的方法,招降了当地已经不多的掸族头人。
罗乾象是如今的靖南侯云贵总督朱燮元的心腹。
在朱燮元督率西南数省官军平定涉案之乱的过程中,罗乾象及其麾下的穿青苗兵,曾经长期作为朱燮元的中军使用。
到了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,朱燮元这个云贵总督自然不能亏待了他。
不仅给了他一大块位于缅北的相对安全的土地,而且朱燮元还将平定水西之后军中许多,以及带着身经百战而且装备了大量火器的穿青苗兵,来到缅北这个地区的时候,还受到了不少被缅族人欺压多年的掸族人的欢迎。
对此地情形早有所知的罗乾象,更是在驱赶了同样属于外来者的缅族人之后,很快就下令其孟养卫五个千户所的千户、百户官、总旗官中的大量丧偶无妻者,迎娶本地掸族头人家的女子为妻。
而其中的有妻者,则纳取本地掸族百姓女子为妾。
丧偶已久的罗乾象,更是以身作则,以一百副皮甲、一千把军刀为聘礼,隆重地迎娶了密支那本地前掸族土司世家思氏家族的一个嫡女为妻。
几个月下来,朝廷新封的孟养卫指挥使罗乾象,没怎么打仗,就拿着大明朝的圣旨,在以密支那为核心的大金沙江上游地区(现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地区),站稳了脚跟。
到了崇祯三年九月底的时候,也即东吁王他隆终于接受了葡萄牙人带来的三方条约之时,大明西南边陲孟养卫的指挥使罗乾象,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已经越过大金沙江上游往西不断深入,在这片山高林密、人烟稀少的地区,先后设立了密支那千户所、孟拱千户所、孟养千户所、孟伦千户所,以及密支那以西的加迈千户所。
通过这么五个水西穿青苗人为主的千户所,孟养卫指挥使罗乾象,在云贵总督府的支持之下,迅速占领并控制了大金沙江上游及其以西地区,即后世缅甸所谓的克钦邦北部地区。
其中,密支那千户所,就是后世缅北克钦邦首府密支那;
孟拱千户所,也就是后世缅北克钦邦的莫冈地区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