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
"飞鹰
"项目第一阶段顺利完成,李向明终于从紧张的工作中暂时抽身。这一天清晨,他简单地收拾了行李,提着一只洗得泛白的帆布公文包,乘上了开往四九城郊县的班车。
窗外,六七十年代的城乡景色如画卷般展开——黄土路上尘土飞扬,偶尔有马车和自行车交错而过;远处,国营工厂的烟囱冒出袅袅青烟,诉说着这个时代特有的忙碌与生机。李向明透过车窗,目光追随着这些熟悉又遥远的景物,心中竟生出一丝恍惚。
车子在一处简陋的车站停下,李向明下了车,深吸一口家乡略带尘土气息的空气。四九城近在眼前,却又隔着那道不可逾越的身份鸿沟——他已是城里分配了住房的国营大厂工程师,而这里,是属于他根脉的乡村世界。
沿着小路步行二十分钟,就到了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宅所在家属院。红砖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,门前那棵老槐树依旧挺立,树荫下几个小孩正在玩耍。李向明推开门卫室的小窗:
"同志,我回来探亲。
"
"哦,李厂长啊!
"门卫认识这位年轻的工程师,连忙递出临时出入证,
"家里人等您好几天了,赵同志前几天还来问呢。
"
李向明点点头致谢,快步穿过熟悉的林荫小道,拐进一栋整洁的家属楼。楼道里飘着淡淡的饭菜香气,他掏出钥匙打开家门时,一只玩具汽车突然从门缝中滚出,一个小男孩从屋里冲出来,一把抱住了他的腿。
"爹!
"男孩仰起的小脸上满是惊喜与不敢置信。
李向明顺势抱起小男孩:
"儿子,爹回来了,爹不走了。
"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,与平日在厂里严肃的形象判若两人。
"爹爹给我带礼物了吗?是不是会飞的玩具?
"儿子兴奋地在他怀里扭动着。
这时,一个短发干练的年轻女子从厨房探出身来,手中还握着锅铲:
"向明?
"她愣在原地,围裙上的面粉洒落了几粒。李向明这才注意到,妻子赵浅浅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浅浅的笑纹,显然为这个家操劳不少。
"浅浅...
"李向明把儿子往上颠了颠,眼中闪过一丝温柔,
"工作提前完成了,就抽空回来了。
"
赵浅浅接过丈夫手中的帆布包,熟稔地帮他接过儿子:
"不是说好这次任务完成要三个月后吗?怎么提前回来了?
"
李向明一边换鞋一边解释:
"第一阶段任务刚好提前完成,领导批了几天假。正好回来看看你们,也给自已放个假。
"
"你呀,就知道工作。
"赵浅浅嗔怪道,眼里却满是笑意,
"快去洗手,饭都做好了。
"
饭桌上,清蒸鱼、木樨肉和凉拌黄瓜散发着阵阵香气。儿子坐在特制的小板凳上,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菜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