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凯旋(1 / 2)

伤亡名单已经通过长城新村的电报机发送给张村。当这支出征长城新村的民兵归来的时候,张村村口已经有人列队迎接归来的勇士。

虽然在战斗中有很多人恐惧,甚至有人连手中的环首刀都被吓得掉下。但他们仍然是勇士。

面对几千匈奴骑兵的围攻,所有人没有逃跑,而是正面搏杀,在争斗中求得一活,这就是勇士。

欢迎这支出征队伍的,包括村长张诚,长城大学全体师生,村内各个工坊的主事之人,全村民兵,出征民兵的家属。

紧挨着张诚的,是在这次战斗中战死者的家人。他们按照礼仪,披挂了白麻布的孝服。面容悲戚,等待着亡者归来。

地平线上,一支队伍蜿蜒而来。

几面黑旗在队伍前头高举着。

和出征的时候蒸汽战车在前、独轮车步兵在后不同,归来的这支部队,步兵在前,战车在后。

扶苏没有骑马,赵芃也没有登车,两人走在步兵队伍之中,如同两名普通的士兵。

蒙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。

一多半车辆和大半火炮、枪支都留给了新村那面,万一再有战事,这些武器能够帮助新村守住自己的村寨,亲眼见到了步兵方阵的力量、亲眼见到蒙恬指挥守城、亲自经历了蒙恬的训练,新村有了更强的底气,新村的大队长也重新制定了民兵训练计划。毕竟农闲时分,新村那么多男丁本也没有什么娱乐,不如进行队列和刺杀训练,进行射击竞赛,村里申请了一笔花红,奖励各种军事竞赛获胜者,这点小钱花出去,得到的回报极大。

这支部队沉静无声。离张村越近,队伍就越安静。

前几天战斗获胜的喜悦,已经被悲戚之意笼罩。看着队伍中装载尸体的车辆,没有人能笑得出来。没有人能说得出话。

一起出发的,一些人却永远不再能和大家一起回来,分享这胜利的喜悦了。

“立~正~”队伍走到近前,张诚高声呼喝着口令。列队的民兵将竖起的长戈举起,在空中轻挥,劈下,锋刃指向前方的地面。动作整齐,上千人的动作只发出一声声音。

“欢迎支援长城新村的民兵壮士归来!”穿黑袍,胸口缀了一朵白色纸花的张诚面色肃穆的迎接归来的队伍。

“蒙恬报村长:张村民兵团2日驰行数百里,抵达长城新村救援被困村民,面对8千匈奴骑兵围攻,我民兵团勇武无畏,结阵击退敌军,大获全胜。共斩首1137,俘虏869人,斩马469匹,俘获斩马1359。此役我民兵阵亡32人、伤47人。蒙恬带全体出征民兵和战俘归来交令!”

张诚点点头:“大将军辛苦。阵亡同胞何在,我们要好生安葬他们。”

虽然逝者的亲人悲痛,但并没有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。这是第一个全天下战争的乱世,8年的动荡,天下人早就被磨尽了悲伤,8年以来,大家见到太多生死:孩子没生下来母子双亡一尸两命、孩子生下来夭折、母亲产褥横死、孩子长不大、成年人因为小疾病就一病不起、兵灾来临整个村子被屠戮、大饥荒来临整个村子无人烟……

能活下来的都是侥幸,尤其上郡这些新流民,在过去好长时间每天身边都有人死去,这才安定了多少时间?

虽然每个人都爱惜生命,但是出征前蒙恬将军也说过,这是为了保护大家共同的村子,为了抵御匈奴。你不拿枪他不拿枪,匈奴人就会杀到眼前来,谁都无法独活。受了训练的民兵自然挺身而出。如今在战场上死去,这都只是命运。3000人出发,只有三十几个没有回来,这就是命运啊!

何况张村宣布了民兵抚恤条例,比照工伤死亡的抚恤还要高——父母得到赡养送终、妻子得到其生前的酬报直至寿终、子女养育到成人,免费进入子弟校、优先进入大学、优先安排工作岗位。在这个世道,谁又不死呢?遗族能得到张村这样的承诺和照看,大概可以安心的离开吧?

所以悲戚固然有,却少有欲生欲死的伤痛。往者已矣,大家还要继续生活下去。